繁体
首页

亥猪:腊月宰年猪,来年又丰收(1 / 1)

猪在十二生肖中排行最后一位,与十二地支“亥”相配,一天十二时辰中,“亥时”是晚上九点至十一点,也称为“猪时”。

猪自古以来就被人类称为六畜之一,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亿万农民养猪作为家畜,解决了人们千百年来的饮食问题。古代人推选十二种动物为生肖,都用与自己生活密切的动物作代表,因此猪成为生肖,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传说古时候有个富贵的员外,良田万顷,家财万贯,但是没有儿女,他年近六十岁的时候,得了一个儿子,合家欢喜异常,员外大摆宴席,邀请亲朋好友前来庆祝。宴会的时候,有一位看相的人来到孩子面前,他见孩子大脸宽额、天庭饱满、又白又胖,断言孩子天生有福之命,长大之后必定大福大贵。

员外听了非常高兴,对儿子更是视为掌上明珠,让他从小就生活在福气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活也不用干,长成了一个胖小子。胖小子认为自己命相已定,将来福贵无比,根本不必辛苦操劳,于是不读书不习武,不干农活,整天花天酒地,游手好闲,胡混日子。没想到胖小子长大以后,父母全都去世了,没人赚钱理财,很快就家道衰落,他典卖田产,变得十分穷困,家仆也都四散离开。但胖小子仍然借钱过着挥金如土的生活,直到最后在破庙里饿死。

胖小子死后郁郁寡欢,阴魂不散,魂魄飞到阴曹地府,找阎王告状,说自己天生富贵之相,不可能穷困潦倒、惨淡而死。阎王将他的阴魂带到天宫的玉帝面前,请玉帝公断此事,于是玉帝召来人间的灶神,细问为什么这位一脸富贵相的人会饿死在破庙里,灶神将胖小子的事通通说出来,说他不思进取、坐吃山空,挥霍荒淫。玉帝顿时大怒,叫来一名差官,让他发落胖小子,玉帝说:“你命相虽然很好,但是懒惰成性,所以罚你为猪,去吃粗糠,长肥之后供人宰杀当肉食。”于是差官把胖小子带到人间,从此胖小子变成一头猪,每天只能吃粗糠,养肥之后让人宰杀了吃肉。

后来玉帝找十二个动物当生肖,规定了必须在固定时辰到达天宫,先到的十二种动物定为生肖。猪想改变命运,决心要当生肖,但知道自己体态笨拙行走缓慢,于是它半夜起床,赶去排队当生肖。最后猪拼死拼活才爬到了南天门,但已经排到最后一位,这时排生肖的时辰已过,猪苦苦央求不肯离开,让玉帝再给它一次机会。最后终于感动了玉帝,让它当上了最后一名生肖。就这样,马、牛、羊、鸡、狗、猪这“六畜”,都成为人间的生肖。

猪是人类最早驯养成功的家畜之一,汉字中的“家”,是在“宀”下有“豕”(猪),在古人看来,只有住处养了猪,才称得上是有了家。古人蓄养家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早在母系氏族时期,人类就已经开始饲养家猪。史书上记载,公元前4900年,中国人已经驯化了野猪。猪的形象在远古时期,包含丰富的吉祥文化寓意,地位比其他家畜更高。

古人认为,猪可以带来家庭经济上的富足,是农民百姓的“聚宝盆”。生肖猪也被人们赋予聪明才智的寓意,寄予良好的祝愿,是灵性吉祥之物。在古代的民俗文化中,流传着杀年猪祭灶神的传统习俗,人们用杀猪祈求新年吉祥如意、人畜兴旺、五谷丰登。民间的杀猪习俗,一般是在腊月二十五日之前杀年猪,到二十六日就是封刀日,以后就再不能再动杀猪刀了。年猪杀死之后,开剖处理前要把猪头朝外,先烧香谢天地,祈祷神灵赐下恩典,祝愿合家团圆幸福,富贵满门。因为猪与“诸”“逐”同音,因此很多地方逢年节进行杀猪比赛,寓意诸事圆满、诸事大吉、逐年丰收、逐年富贵。此外,古代人重视科举当官,由于“猪”与“朱”同音,“蹄”与“题”谐音,所以科举考试时以吃猪蹄为吉祥,希望能金榜题名。于是,每当有人参加科举,亲朋好友们都赠送红烧猪蹄,预祝考生“朱笔题名”。

在年节的时候,人们喜欢贴“肥猪拱门”的窗花,图案形象是猪背上驮着一个聚宝盆。人们认为猪的特点是独立自主,经常用鼻子拱地掘土,寻找食物,猪勤恳老实,能发家致富。在人们看来,“肥猪拱门”就是勤劳致富、吉祥丰收的象征。

相关小知识

“猪头三牲”的祭祀民俗:我们在书上经常会看到“猪头三牲”这个词语,那么它到底指的是什么?

三牲,也有书籍称为“太牢”,其实就是指古代人们祭祀用的动物供品。从历史记载来看,三牲分为两种,一种是“大三牲”,另一种是“小三牲”。一般说来,大三牲指的是羊头、猪头和牛头;小三牲则指的是鸡头、鸭头和免头。

另外一种说法是,大三牲指的是猪头、牛头和羊头,而小三牲则用鱼头替换了兔头。后来人们也渐渐开始把鸡、鱼、猪这三种动物称为三牲。

但是,近来也有历史学家认为“三牲”中的“三”不是指祭品动物的种类数量,而是指三个朝代,即中国古代最早的夏、商、周三代。他们认为“三牲”就是夏商周三个朝代所用祭祀供品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