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百家锁:避邪镇灾,锁命长寿(1 / 1)

“锁”,在中国古代不只是一种安全保障,还是民间流传的一种护身符,古人认为“锁”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压惊辟邪、驱鬼祛灾、祈祷福寿。汉代以前,人们认为锁可以锁住邪气瘟病,后来慢慢引申出了锁住生命的寓意,与长命有关的锁因此盛行于世。直到如今,人们仍会给刚刚出生的孩子赠送各式各样的锁,以祈祷新生儿长命百岁,福寿安康。

百家锁,正是锁中的一种护身符,也属于锁类首饰,起源于古代的“百锁”,它和百家衣的性质相仿,都是古代汉族人育儿的一种习俗,在全国很多地区流传至今。百家锁的主要功能是消灾、辟邪,保佑孩子长命百岁,古人也称为“百锁”。

“百家锁”顾名思义,就是集众人之力,增加护身符锁定命运的神力,帮助小孩度过人生中的各种“关煞”。百家锁亦有“百家宝锁”或“百家保锁”之称,古代有些家庭生活并不富裕,但家长总是设法为孩子佩戴百家锁,为了锁住孩子的性命,使孩子平安富贵。百家锁一般是在婴儿百天时,由家人或亲戚准备,它还有另外一种配锁形式,叫“官煞开锁”,多用于体弱多病的婴儿,家长用“认干爹”或是“认干娘”的办法来给孩子消灾,为孩子打制银锁项圈一个,佩挂在孩子的脖子上,民间称为“关锁”。孩子长到十几岁,将百家锁取下来,民间称之为“开关”。百家锁一锁一开,孩子命运中的难关便可以解除,从此通身无病,健康长寿。

百家锁据说兴起于汉代,原本是江南地区的一种育儿民俗,家家户户给小孩挂百家锁,是为了祈求幼儿健康成长。百家锁先是在汉族中广为流传,后来流行于全国各地,一些少数民族也开始使用百家锁。

在古代的江西地区,孩子出生之后,家长向亲朋好友筹钱铸长命锁,筹钱的方式十分特别,用红纸包上七粒白米、七片红茶,制成一个一个小红纸包,然后将上百个这样的小红纸包发散给亲友,亲戚朋友接到小红纸包之后,就用铜钱作为回礼,铜钱的数额从十文到百文不等。孩子家长便用这些礼钱,请金楼银铺铜坊打制百家锁,系在小孩的脖子上,锁的正面镌刻“百家宝锁”,反面镌刻“长命富贵”等字样。江西当地的风俗认为,小孩佩戴这样的百家锁,就能汇集百家的力量,可防病避灾,保命长寿。

古代湖南地区则也有百家锁的风俗,孩子出生之后,家长请一位在当地有影响的乡绅族长到一百户人家去筹钱,然后打成一把银锁,在锁中藏一张写有一百户人家姓名的字条,然后在锁面上镌刻“长命富贵”之类的祝语。当地人的小孩三岁要度“花树关”,这时就要把百家锁戴上,一直戴到十二岁度“大关”,然后才把百家锁解下来。

这种集百家钱制成的“百家锁”来自百家之众的力量,据说神力强大。但是凑齐百家钱的过程手续繁杂,不容易办到,于是后来又有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孩子家长拿出几百文钱,跟乞丐的钱交换。因为乞丐的钱是挨家挨户讨来的,有百家钱的意思,所以用乞丐手里换来的钱制锁,这样的锁也叫百家锁。孩子的家长在募钱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向陈、孙、刘、胡四姓募集铜钱,因为这四姓的谐音为“存”“生”“留”“护”,可以讨个吉利和好彩头。

到了明清时期,百家锁的类型也逐渐固定,一是瑞兽百家锁,银锁表面上镌刻一只瑞兽,四肢粗壮矮短,叶形耳朵,乳眼突出,口开露齿,双臂紧抱一个八卦图。瑞兽的形态逼真,惟妙惟肖,身上还细刻了梅花,象征着志存高远、避邪还瑞,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传统意蕴。二是麒麟百家锁,麒麟与凤、龟、龙合称“四灵”,象征祥瑞,古代人称之为仁兽。麒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勇往直前的气势,而麒麟送子,大富大贵,寄托着民间百姓对孩童未来的期望。三是蝙蝠百家锁,因“蝠”与“福”谐音,所以蝙蝠象征着幸福。

“百家锁”多为元宝状,寓意富贵,也有圆桶形、六棱形、爆竹形、古钱形、鲤鱼形,锁面上均刻有吉祥话语和图案,诸如“荣华富贵”“长命百岁”“螽斯衍庆”“麟趾呈祥”“吉祥如意”“五世其昌”“五子三元”“状元及第”“三多九如”“关煞开通”“天竺关锁”等,图案也有写意和工笔两类,常以仙姑、寿星、牡丹、仙桃、鹿鹤、鲤鱼为图形。

百家锁相当于一种护身符,寄托了父母对子女的无限希望。随着时代的发展,百家锁的形制也在发生演变,它的祈子、祛病、消灾、祈福、辟邪等功能日渐淡化,更多的是传达长辈对孩子的深情厚谊与美好祝愿。

相关小知识

百家锁的材质:“百家锁”分为金、银、铜、牙、角、玉、石、木等质地。古代的富贵人家用金、玉、象牙制锁,中等富裕人家用银或牛角,一般人家用铜、石、木。至明清时期,则以银制最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