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六(2 / 3)

慧能这段话足以把很多人看晕。我们一般人印象中的禅宗都是快刀斩乱麻式的,可没想到慧能都到立遗嘱的时候了,却来了这么一大段烦琐的概念辨析,实在不像是禅宗风格。但要细看这三十六对法的思想,确实是慧能一以贯之的,当然,其来有自,是有般若和中观的渊源的。至于三科法门,这就是非常传统的小乘佛学思想了。

先来说说三科。三科是阴、界、入,再具体说就是五阴、十八界、十二入,还能往下继续细分。大家要注意,这才是佛教当中最常见的类型,细分门类、烦琐辨析,这和大家熟悉的烧香拜佛、立地成佛、机锋棒喝等都大不一样。

阴、界、入的概念有好几种译名,所谓阴,就是前边介绍过的蕴,五阴也就是五蕴,界也叫持,东汉来华的安世高译过一部《阴持入经》,就是专谈这个的。这套名词分析起来过于复杂,我就挂一漏万,简要而言了。阴和蕴的意思都是聚合,就像前边讲的森林的例子,一座森林是由无数的树木聚合而成的,森林里的树木不断生老病死,所以并不存在一个恒常不变的森林。换句话说,森林是没有自性的,这就是空。五蕴包括客观事物、身体行为和意识感觉,这些东西都是空而不实的,这就是佛教的一个核心概念“五蕴皆空”。

至于十二入,是由五阴中的识阴细分出来的,分为外六尘和中六门。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六门是眼、耳、鼻、舌、身、意。六门也叫六根,大家都很熟悉的一个词“六根清净”就是在说这个六根。六根和六尘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眼睛能看见色,耳朵能听见声,鼻子能闻见味,等等。这一切,也都是虚幻不实的。总之,客观世界是虚的,主观世界也是虚的,如果你能想通这个道理,就会明白世间一切爱欲执着也都是虚的,全都无可凭依。既然这也虚、那也虚,还有什么可追求、可留恋的呢?到了这一步,你就有望证得阿罗汉果位,称为罗汉了。

能搞懂这一套名相辨析,看来慧能在佛学上也不是没下过功夫。他接下来的一句话更让人吃惊:“人的自性蕴含万事万物,所以称之为含藏识。”这个含藏识有很多译名,最著名的就是法相宗唯识学里所谓的阿赖耶识。难道最直截了当的禅宗也从最复杂烦琐的法相宗那里偷师不成?确实有学者是这样说的,但是,阿赖耶识这个概念来源很古,原本是贪欲、爱恋的意思,后来名词被沿用了下来,并且被唯识学发扬光大,但内核早已被替换掉了。

再者,讲阿赖耶识的也不止法相宗一家,慧能的直系老祖宗楞伽师也讲这个概念,意思和唯识学的阿赖耶识并不相同,不是指人的第八识,而是指自性清净的如来藏(前边讲过),稍稍发展一步就是慧能常说的清净自性了。

但从慧能的下文来看,这个含藏识到底脱不了唯识学的干系。慧能说一旦起了分别心,这个含藏识就会成为转识。这里又有了一对成对的概念:阿赖耶识的另一个名字叫作本识,与之相对的概念叫作转识。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把唯识学简单介绍一下了。唯识学,用好听的话说叫博大精深,用难听的话说叫复杂烦琐(胡适称之为烦琐的经院哲学)——我也秉承慧能大师的嘱托,出语成对,不落边见。

唯识学把人的精神现象分成八种“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个词传到教外,成为我们现在的常用词了)、末那识、阿赖耶识。前五种比较容易理解,所谓眼识就是视觉能力,所谓耳识就是听觉能力,然后是嗅觉、味觉和触觉。这五识都是局部地和外界发生作用,比如,如果月黑风高没有灯,眼识就不起作用,如果寂静无声,耳识就不起作用,如果有一只狗在你眼前,眼识会告诉你狗的毛色,耳识会告诉你狗的叫声,鼻识会告诉你狗的气味……这些识加在一起才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狗的样子。但是,当这只狗从你面前跑开了,你的五识也就不起作用了,当你回想起这只狗的时候,你用的就是你的第六识——意识,你把这只狗和你从前见过的别的狗做比较,用的还是意识。意识和前五识不同,经常处于工作状态,就算你躺在夏威夷海滩上安心地享受着阳光,你的意识也不会完全闲下来。但意识仍不是完全连续的,比如,在你睡得太沉的时候,意识就中断了(其实这时候大脑仍在活动,只是古人不知道罢了)。

意识的力量很强大,既很有用,也很有害。说它有害,因为正是在意识当中产生了两种执着:我执和法执,这可是万恶之源呀。

所谓我执,就是对“我”的执着,凡夫俗子不明白五蕴皆空的道理,误以为自我是真性实体,由此产生了种种烦恼(这个问题在前边“无我”那段里讲过)。

所谓法执,法就是客观世界里的万事万物,大到山河大地,小到桌椅板凳,全都不是真实存在的,如果你认为这些都是真实存在,这就叫作法执。

我执和法执是人们解脱成佛的两大障碍,唯识学就是致力于破我执、破法执,让你明白无论是你自己,还是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这一切全是幻象。一切都是幻象,破掉幻象之后才会体悟所谓真如实相,前边讲过的般若智慧也是干这个用的。《金刚经》说“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正是这个道理。

解释到这里,虽然有一些超凡脱俗,但基本还在常识可以理解的范围,第七识和第八识就比较费解了。

从眼识到意识,基本都属于“对境心起”的范畴,也就是说,看见一位美女,你眼睛瞪大了,意识里迅速闪现过你这辈子见过的所有美女,一番比较之后觉得眼前这位最美,美女走后你还回味无穷。在这个过程里,你的所有六识都是作用于美女的出现——当然不一定是所有六识都起作用,如果你们是在公交车上遇上的,身识有可能让你成为“公交之狼”。

但对于这位美女的出现,第七识末那识是不起作用的,因为它对万事万物永远无动于衷,它所作用的对象是第八识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是所有八识中最最根本的,另外七识都依附在阿赖耶识之上。阿赖耶识包含一切,主宰一切,产生一切。比如,我们眼前有一张桌子,你以为这张桌子是真实存在的吗?错了,是你的阿赖耶识里有个桌子的“种子”,这个种子也不是物质实体,而是精神性的,它平时处于潜伏的状态,当它显露出来的时候就成为前七识。于是,身识让你触摸到桌子的质感,眼识让你看见桌子的形状,鼻识让你闻到这张桌子刚刚被刷完油漆,耳识会让你听到桌子的四条腿不太稳当,时不时发出响声,舌识暂时派不上用场,因为你是不会去舔桌子的,意识让你回想起这张桌子就是前边讲过的那位美女回送给你的礼物(因为你专门花高价为她请了一尊好熊佛的纯金石膏像),这让你沾沾自喜、脸红心跳,于是舌识竟然也开始对桌子起作用了。

现在我来问你:你看到了、听到了、闻到了、舔到了、摸到了这张桌子,这张桌子是真实存在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