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序一 马伯庸(1 / 1)

认识索大已经十多年了,他还是没什么变化。

早年间我还是个读高中的傻小子,对一切都不屑一顾,唯独敬仰电子游戏和香港电影里那些不羁浪子。那时候索大已经在电玩杂志上以阿King的名义发表了各种游戏文章,当时社会主流舆论把电子游戏定义成“鸦片”,而他却将这种“罪恶”的东西上升到了文化的层面,以卓然的姿态为我们这些在老师和家长的严密监视下偷偷玩游戏的孩子正了名。对一个高中生来说,这样的作者简直就像云端上的神一样,是需要顶礼膜拜的。

后来机缘巧合,我来到北京,得幸在朋友引荐下认识了索大。这一认识,就是十多年的光景,我们成了好朋友,云端大神的光环渐淡,敬仰之心却没有少退。

近距离了解这位偶像之后,我才知道这家伙(请原谅我开始使用比较日常的亲切称呼)的经历,远比我原来想象的更加精彩:组过乐队、练过拳法、战过流氓、呛过法官、翻译过漫画、开过游戏厅、搞过影视剧、折腾过酒吧,简而言之,是文能上台玩摇滚,武能下地争地盘,活脱脱一部极为精彩的现代老北京市井人生。至于电子游戏,只是他人生履历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而已。

我们定期在魏公村附近的一个酒吧里聚会,不干别的,一人一罐啤酒,海阔天空神侃。其实大多数时间,都是我们在一旁听着,索大眉飞色舞地给我们讲他当年混各种圈子的奇闻逸事。这些故事有长有短;有曲折的有简单的;有可悲的有可笑的,但无一例外都很精彩。这家伙的口才极棒,每每讲得我们瞠目结舌,不敢相信在这个位面还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我是个平凡的老实孩子,生平没打过架,也没冒过险,这家伙的世界对循规蹈矩的我来说,简直就像是电子游戏里展现的世界一样,神奇而不可思议。偏偏这些故事都是真实的,主角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可能刚刚跟我们擦肩而过。

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可这些未经加工的生活细节,要比艺术更有魅力。更重要的是,经历并记录下这一切的人,必须要怀有一颗像儿童一样好奇、像新婚夫妇一样热切、像艺术家一样观察入微的细腻的心。

我从那时候起就一直劝他,让他把这些东西写下来,当成回忆录也罢,当成也罢,好歹落实到纸面上。这个懒惰的家伙一直拖延,一直拖到了现在,才把它们攒结成集。虽然迟了点儿,但总比没有好。

我不奢望给这些故事赋予什么样的伟大意义,只要它们证明有那么一批有趣的人在这个城市活过、爱过、扯淡过、胡闹过,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