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十九周 同事关系(1 / 3)

第十九周 同事关系

周一:做一个受人欢迎的好人

人类学家、进化心理学家罗宾·邓巴提出过著名的“邓巴数”理论:因为大脑的认知局限,每个人能维系的熟人关系的数量不超过150个。在人类早期社会,“邓巴数”就像一个魔咒,一旦某个社会组织的成员超过150人,那么这个组织就会自动发生分裂。之所以出现这个情况,是因为早期人类群居在一起,是个熟人社会,熟人社会是靠情感,一旦人多了之后,情感被分摊,凝聚力就会下降。

总体来说,与大多数行业相比,教师的流动性比较小,而且教育这个圈子也不大,学校也是小小的,几十号教职工,每天工作在一起,你的一举一动都会在大家的眼中,抬头不见低头见,你“无处可逃”。所以,学校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熟人社会”,在一个熟人社会,如果你刚好是一个不受大家欢迎的人,可想而知,你的生命质量该降到多低啊!不过我这里要声明一下,受人欢迎并不意味着就要放弃原则而取悦他人,我们要让更多的人欢迎我们、喜爱我们,但是要以彼此“尊重”为基础,也许什么都可以失去,但是不能失去同事们对你的尊敬。

受人欢迎的人又被称为“人缘”好,有着受人欢迎的个性特征,别人乐于接受并与之交往的人,心理学上称为“人缘儿”。在佛教里有“因缘际会”之说,可能比较神秘,我想把一些关于“人缘”的研究结果与大家做个分享。

有研究表明,在团队内受人欢迎的人一般具有的特征:1.他们平时将倾听看得比表达还重要;2.他们尊重别人的隐私而显得很可靠;3.他们不过分谦虚显得很实在;4.他们犯错误时勇于承认及坦诚道歉;4.他们不为自己的不当行为找借口;5.他们不过分讨好别人;6.他们珍惜自己和别人相处的时间。关于以上这些研究结论,我不多做解释了。下面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我认为要有好人缘,语言表达能力太重要了,或者说,好人缘是“说”出来的。因为人际交往不外乎言语和动作,一切的人情世故,一大半体现在说话当中,如果想有个好人缘,就要巧妙地驾驭和运用语言这个工具。与人沟通需要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化解矛盾,消除隔阂,也得靠语言功夫。但是,不要认为练嘴皮子就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关键是要练“心”,也就是心中有他人,要能在理解他人的基础上进行表达,你的表达才会受人欢迎。只有洞悉他人心里所想,能否了解和理解他人的情绪、感觉和愿望,能否理解并适应别人的情绪,根据人们的情绪来区别对待,这些都是你正确表达的基础。

那么,怎么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我认为认真倾听是唯一的办法。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总是安不下心来听别人说什么,他总是打断别人的话题而设法使自己成为话题的中心。

倾听是一种能力,因为一般人思考的速度是说话速度的4倍,这就使我们的大脑每分钟有40秒可以“分心”想其他事情,而不是听别人正在说什么,所以倾听说起来容易做到却很难。有效的倾听要求我们必须有开放而积极的态度,理解和认可他人,敏感并且专注。有效的倾听意味着你在心里或者在口头上在回应他人,意味着即使你并不同意他们的意见也会承认对方的意见与建议的价值,意味着你能尊重对方、包容对方。

倾听了才能理解,而在理解的基础上,你能不能有效地帮助别人呢?帮助别人不一定是物质上的帮助,简单的举手之劳或关怀的话语,就能让别人产生久久的激动。如果你能做到帮助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不但能显示出你的博大胸怀,而且还有助于“化敌为友”,那你就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了。

总体来说,大家都会普遍喜欢一些人,不论在什么场合,总是某些类型的人特别讨人喜欢,我说几个特点供大家讨论。

1.好看。喜欢美好的事物本来是人的天性,美丽的人到处被人簇拥。美丽的外表、漂亮的穿着打扮能让人觉得赏心悦目,也是吸引人的重要条件。如果你认可这一条的话,那你就多花点时间把自己弄得干净些漂亮些。

2.开朗。乐观态度,不自觉地就会感染到周围的人,大家不由自主地就去接近你。如果认同这一条,那么就不要整天“愁眉苦脸”“苦大仇深”的样子。

3.亲切。爱摆架子的人,人人看见都会敬而远之。你要是认同这一点,那就随和些吧,把你高贵的“头颅”放低些,再放低些。

4.幽默。人人都喜爱逗人开心的人,那你就学习培养自己的幽默感。幽默感强的人都有一种说笑话的心理定式,好像他们随时准备说笑话让大家高兴,要培养自己一种态度,就是对你正在做的事情采取一种开玩笑的态度,哪怕这件事看上去比较严肃。

5.热心。热心的人,在大家需要帮忙的时候,能挺身而出。你认同的话,那么就不要太计较个人的损失了,大度些。

总之,学校更像一个熟人社会,比一般的规模企业更注重人与人的情感,因此,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好人。

周二:如混凝土般的同事关系

如果要给同事关系打个比方的话,最好的同事关系应该像是结实的混凝土。我在百度上搜索了一下关于混凝土的知识,我知道了混凝土的构成:水泥、粗骨料(碎石或卵石)、细骨料(沙)、外加剂和水拌和,混凝土就是这些材料经硬化而成的一种人造石材。沙、石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并抑制水泥的收缩;水泥和水形成水泥浆,包裹在粗细骨料表面并填充骨料间的空隙。水泥浆体在硬化前起润滑作用,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硬化后将骨料胶结在一起,形成坚强的整体。

优秀的教师团队就像是混凝土:每个成员各有所长,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男女结构、工作经验等都需按比例配置。在混凝土的形成过程中需要水,水起到一种融合的作用,那就是团队信任,正是信任构成了团队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