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孩子学习不主动怎么办(1 / 1)

明明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的功课一向很好。可是最近明明的学习一落千丈,考试成绩由原来的年级前五名降到了五十多名。老师很奇怪,找明明谈话,仔细观察都没有发现大的毛病,这是怎么回事呢?

没办法,班主任只好找到明明:“明明,你看你的学习下降得这么快,请你的父母明天到学校来一趟,我们一起找找原因,好吗?”

“我爸爸妈妈都出差了,要半年才能回来。”明明说。

“那你在哪住呢?”

“我跟奶奶一块过。”

“那好吧,等你父母回来再说吧,你要找找原因,争取把功课再赶上来!”

“好吧。”

可是,明明的学习始终赶不上来。

明明的父母回来了,马上来到了学校。

刚一见面,明明的妈妈就说:“我们明明就是这样,我要一不在家成绩就会下滑,这没有办法!”

这种现象在小学低年级中比较常见,我们不必惊叹,更不要放任自流,而应当采取积极的态度,帮助孩子纠正偏差。

的确,有些孩子虽然学习成绩还不错,但是主要靠父母和老师抓得紧,缺乏主动性,常常是在父母的督促下写作业和复习功课。如果父母工作忙了,监督的时间少了,学习就会明显地退步。

学习不主动的孩子,在低年级时还可能有个过得去的成绩,随着年级的增高,学习负担的加重,就会慢慢地表现出厌学情绪,成绩也会随之下降。所以家长绝不能以为,只要自己“常抓不懈”就可以万事大吉了,而忽视培养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家长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1.立大志。经常给孩子讲一些著名科学家、文学家的故事,使孩子对他们产生敬仰之情,鼓励孩子向他们学习,胸怀大志,做一个有利于国家、社会的人。同时告诫孩子,要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要从小学好各门功课,打好基础知识。

2.激发求知欲。带孩子参观工厂、农村、博物馆等,使他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父母还要注意适时适当地向孩子提问,当他们回答不了而又急于想得到答案的时候,正好向他们讲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

3.培养兴趣。孩子学习不主动,说明他们对所学的功课本身并不感兴趣,父母一方面要培养孩子对学习的间接兴趣(如希望得到赞扬、顺利通过升学考试或想当科学家的理想等等),一方面要帮助孩子在学习中“找乐趣”。富有表情的诗朗诵使孩子感受到美好的意境,一题多解使孩子享受到探索的乐趣,各种各样的运算法更使孩子耳目一新……父母在这些方面常常花样翻新,有助于培养孩子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学习有了乐趣,用不着父母督促,他们自己就能“常抓不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