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59章 往事纪实(18)(1 / 3)

评奖讲究作品质量。只要符合评奖标准,达到相应的思想、艺术水平,一个参评作者可以连续或多次获奖。在这方面,没有做什么限制。因此,多年来出现了不少“三连冠”、“四连冠”的作者。五次获奖的有:金波、张之路、曹文轩,四次获奖的有孙幼军、秦文君、金曾豪、沈石溪、郑春华,三次获奖的有:葛翠琳、常新港、董宏猷、周锐、冰波,两次获奖的有:邱勋、张秋生、刘先平、高洪波、程玮、刘健屏、罗辰生、吴然、关登瀛、郑允钦、薛卫民、张品成、汤素兰、王一梅、三三。这充分说明这批作者长期执着地坚持为少年儿童写作,富有创作实力,思想上、艺术上逐步走向成熟,他们已成为当前我国儿童文学创作的中坚力量。

作协的儿童文学奖,从1987年创设到现在,已历时20多年。在评选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制定了《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评奖试行条例》。在这个《试行条例》中,对评奖的指导思想、评选标准、评选机构、评奖程序、评奖纪律等都做了明确规定。七届评奖,我主持了其中一、二、三、五、六、七届评委会的工作。我深切地体会到,严格按照《试行条例》办事,就能保证评奖工作顺利、圆满地完成。

把握导向性 评奖工作要鲜明地体现提倡什么,鼓励什么,促进儿童文学沿着有利于培养一代“四有”新人,有利于提高新一代道德品格、文化素质、审美情趣的方向发展,力求健康向上的思想内容与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为广大少年儿童所喜闻乐见。既要按照儿童文学的特点坚持主旋律与多样化的统一,防止在创作思想上、审美情趣上误导;又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兼顾儿童文学中幼儿、儿童、少年三个层次,防止在服务对象上误导,即过于向某个年龄段倾斜。

坚持少而精 评奖工作一定要坚持少而精、宁缺毋滥的原则,完全按照作品的思想、艺术质量来评估,选精拔萃,不受作者的知名度、所在地区、出版单位等因素的影响,不搞平衡,力戒照顾,真正做到在作品质量面前一视同仁。评奖《试行条例》规定:“一般情况下,获奖作品不应超过20部(篇)。”第六届获奖作品为16部(篇),第七届则只有13部(篇),这充分表明评委会坚持评奖标准,讲究质量,以质取胜,力求评出的作品在思想艺术的总体水平上不低于历届获奖作品。某种体裁、样式,确实评不出符合评奖标准的作品,宁可空缺,也不滥竽充数。严格遵守《试行条例》规定的:“参评作品获得不少于评委总数三分之二票数者,方可当选”,也是保证获奖作品质量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规则。

认真读与议 无论是承担初选的审读小组还是负责终评的评委会,都要保证他们有足够的阅读参评作品或列入备选篇目作品的时间。认真阅读文本,是搞好评奖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认真阅读参评作品的基础上,在初选审读小组和评委会,还要展开认真的、深入的讨论。力求做到各抒己见,相互切磋,实事求是,与人为善,使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得到沟通、交流,营造一种学术探讨的气氛和民主协商的精神,以便对一些较为重要的问题逐步取得共识,为最后无记名投票产生获奖作品打好基础。

关注创作现状 组织作品研讨

关注儿童文学现状,积极组织有关儿童文学创作、理论问题和有代表性的作品研讨,加强对优秀作品的评论、推介,是中国作家协会及其儿童文学委员会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之一。研讨作品,座谈创作问题,既是作协会员、儿童文学同行相互学习、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方式,也是富有经验的作家帮助青年作者学习、提高的一种有效途经。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作家协会除了召开过三次全国儿童文学创作会议外,还以中国作协及所属儿童文学委员会、报刊、出版社的名义,或与有关省市作家协会、党委宣传部、报刊、出版单位和高等院校,单独或联合召开过上百次创作座谈会、作品研讨会和纪念儿童文学大师名家的会议。这些会议大体上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从宏观上考察、研究、分析创作现状或某种体裁样式、门类的总体状况的。

从宏观上考察儿童文学现状的研讨会,较为重要的有:1.1988年10月作协儿委会在烟台召开的儿童文学发展趋势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14个省、市、自治区的70多位作家、评论家、编辑。会上就新时期以来儿童文学的成就、特色做了分析、评价,并对儿童文学在我国整个文学多元化、多样化发展的大趋势下的走向、前景做了探讨。我在会上做了题为《更贴近大时代,更贴近小读者》的开幕词。2.1995年8月中国作协儿委会、文艺报社在北戴河联合召开的儿童文学座谈会,研究如何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关于繁荣少儿文艺的指示精神。与会者就如何为新一代创作更多的儿童文学精品深入交换了意见。3.2002年8月宋庆龄基金会和中国作协在大连联合主办、辽宁省儿童文学学会承办的第六届亚洲儿童文学大会。来自亚洲13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儿童文学作家、儿童文学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和平、发展与新世纪的儿童文学。围绕这个主题,与会代表就本国、本地区儿童文学的发展现状,儿童生存现状与儿童文学,战争、和平与儿童文学,生态环境与儿童文学,传媒出版与儿童文学以及各国儿童文学交流等问题,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4.2005年5月文艺报社和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共同举办的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现状及发展趋势研讨会。到会的有作家、评论家50多人。会上就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现状、商业化写作、原创儿童文学与出版、推广的关系等热点话题做了探讨。5.2007年“六一”前夕中宣部文艺局和中国作协儿委会联合召开的儿童文学创作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作家、评论家40多人。会上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八次文代会、七次作代会的重要讲话,回顾近五年儿童文学创作的成就,深入分析儿童文学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共商解决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