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203章 新世纪的畅想(1 / 3)

张宏宇不是来找大庆谈什么利益交换的,他想提醒大庆留意身边的人和事,不要被有心之人利用,因为他拿大庆当他为数不多的朋友,知心朋友。

张宏宇砸吧了一口茶,看着沉思中的大庆,坦率的说道:“改革为了什么是有定论的,但如何改革还是一个存有争议的话题,有人利用了这些争议或者说是漏洞,积累了巨额财富,变的不是一般的富裕,想要拉平这种差距,我认为就一个办法,把选择权或者说决定权实实在在的交给老百姓,让他们真正的参与到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来……你还记得武大哥搬家那次聚会吗?”

“记得啊,怎么了?”大庆问道。

张宏宇继续道:“马晓云说了些话,当时我特别不爱听,但是事后她的话始终在我耳边回响。那天咱们聊了很多大道理,就她说了些实打实触动我的话,虽然当时我很不屑于一个刚毕业没多久的学生的言论,但是今天我必须承认,她对改革理解的层次比我刚毕业那会儿深刻多了。”

大庆说道:“如果我没记错,晓云当时说改革应该是自下而上,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由群众发起,再到社会普遍认同,而不应该是领导们拍屁股出个主意让基层去落实,对吧。”

张宏宇拍手叫了声好,端起茶杯说道:“看来当时受触动的不光是我,今天我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大庆喝了口茶,说道:“说着简单,做着难。农村有农村的情况,城市有城市的问题,一个村才多少人?自然好统一,城市市民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哪里那么好统一意见?”

张宏宇说道:“以前是不行,但现在是信息社会了,你见过网上那种问卷调查吧?小手指轻轻一点就投票了。我有一个想法,以后咱们新阳也建立一个属于新阳市民的门户网站,就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展开调查,甚至是直接投票决定,让市民们充分的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来,让属于他们的新阳按着他们的想法发展,这才叫人民当家作主。”

大庆感叹道:“那估计还得好些年,现在可不是家家都有电脑,那个联想天禧的电脑,好几千,贵的一万多呢,下岗职工想都不敢想。”

张宏宇侃侃而谈道:“慢慢来吧,一下子就实现了的话,我也不用组织专家搞城市规划了。民间的能人多的是,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社会力量动员起来,充分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来之后,社会才有活力,人们看到并为自己期待和认同的美好明天奋斗时,才会放下不满和牢骚,争分夺秒的去拼搏,下岗职工再就业才会更积极,整个社会风气才会从根本上扭转。”

大庆犹豫着说道:“宇哥,我还是要给你泼盆冷水。”

张宏宇道:“没关系,你说吧,就咱俩,你想说什么说什么,别人在我跟前说实话的可不多,我也难得能听到实话。今天找你,主要就是听你说话的。”

大庆说道:“你跟老百姓打交道少,咱们国家的老百姓没你想的素质那么高,真要是搞个网络投票,有人不参与,或者动机不纯,再或者赞成和反对各占一半怎么办?”

张宏宇笑道:“咱们一个一个说,就先说不参与吧,为什么不参与?”

“有的老百姓为了生计累的臭死,没工夫关心这个。”

张宏宇解释道:“你错了,没有人会主动放弃自己的权利,哪怕是路边卖菜的,照样想知道从哪里进货更方便,哪里居民多,菜好卖。城市规划和发展关系到没个市民的生活和生计问题,当全民参与成为一种氛围时,累的臭死的那个就算睡不醒,他的家人也会去关心、去投票的。”

“那要是他们压根儿就不信任你怎么办?他们要是觉得这就是走个形式,到头来投票再多也是当看客,与其耽误这个时间,不如多睡一会儿呢?”

张宏宇叹息道:“我承认,你说的这个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公信力缺失,哎……”

大庆看张宏宇的一腔热情让自己从里到外浇了个透,歉意道:“宇哥,对不起啊,我是不是说的你没信心了?”

张宏宇的情绪转变很快,继续斗志昂扬的说道:“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没困难的事儿谁都能干,我也没兴趣。你觉得我是那种轻易放弃的人么?能看到困难的本质,把他分析透彻,解决了,那才叫本事。”

大庆见张宏宇谈兴很浓,又聊未来又谈远景,把他拉回现实道:“宇哥,咱们就拿纺织厂拆除改建商业中心来说吧,假设现在纺织厂那块儿地还没定下来要干什么,你能把这个事情用投票的方式让老百姓自己定么?要是一百个人有一百种意见,众口难调怎么办?”

“这就是民主和集中的问题了,先抛开理论,就事论事来说,‘民主’的‘主字’通俗点儿说就是做主,那既然要做主就先要有‘主见’,主见肯定不会像你说的那样有上百种,因为这跟它的形成有关。当市民知道了,我们要发起投票决定纺织厂这块儿地干什么的时候,就会先形成社会大讨论。可能有人觉得我们新阳的医疗设施不足,需要再建一个医院;也可能有人认为小学一个班八十个学生太拥挤,需要再建一个学校;也可能有人认为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太少,需要一个广场或者公园……社会舆论最终会形成几个主流意见,这就是我理解的‘主见’,然后市民再对‘主见’投票,只要有一种‘主见’的支持率达到一个数值,假设说是百分之三十吧,那就是我们必须要为老百姓筹划的事,就是我们这些‘公仆’真正该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