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184章 忆往昔(1 / 3)

东北角的居民们在刘辉走后,也私下串联起来,约在晚饭后开了个小会。由于人太多,他们只得集结在废弃的学校操场上,找了块儿荒草低些的空地,一个个说着自己的想法。

“我家房子小,就三十平多一点儿,他们要是不给我个两居室,我说什么也不搬。”

“你那破房子也好意思讲价钱?我家盖上二层楼以后,不算院子就就一百多平了,还想像以前拆阳纺路、厂后街那样打发我?门儿都没有!”

“人家刘辉今天没说具体怎么赔偿,咱是不是问问他到底打算怎么赔偿之后再说?”

“我家男人给新天地开出租呢,我在人家市场上卖服装,我就知道他们不会白帮咱,这才多长时间啊,吃了人家的都得给人家吐出来,你看吧,他们肯定不会让我家白占便宜,拆迁的事儿上不定怎么算计我们呢。”

“我住惯接地气的平房了,院子里还能养花养草,还能喂喂鸡,养个小狗什么的,凭什么硬要我去住楼房?”

“你们真不愿意住楼房啊?咱这破地儿你们真待的下去?我家那口子跟我商量好了,只要赔偿合适,我们就搬,你们不爱住是你们的,我都想楼房想了十几年了。”

“哎,解放前这些都是工房,不要钱的。只要给老爷干活儿,干满三年并且结了婚,老爷就找人给你家盖个房子住,跟你签个长契。我是没什么可活的了,身体也不好,随你们折腾吧。”

……

会开了一个晚上,但人们各抒己见、七嘴八舌实在是找不到什么共同诉求,随着夜色越来越深,心存善良感恩之心又想住楼房的人们陆续回了家……

楼房的话题是纺织厂住户的共同兴奋点,第二天西北角和西南角的居民就得知了东北角要拆迁的消息,陆陆续续来到东北角打探消息。房虫们知道了新天地公司每平米一千块收他们七百左右收来的平房,有的抓紧出了手,有的还想再等等行市,还有的打起了那些出租房屋的房主们的主意。

没等东北角的居民建立起“统一战线”,各种目的不一的人们便开始了瓦解他们的攻势。

“肉姐”大名叫刘翠兰,老公叫肖秋雨,两口子得知新天地要在东北角搞拆迁,建楼房,拉下脸来拎着礼物求到了发誓老死不相往来的小春红门上,不为别的,就像知道这个消息的准确程度。

小春红看着势利的哥嫂站在门口,既没有收两人的东西,也没有让两人进门。等哥嫂二人扭捏的说出了来意后,小春红还是碍于亲情,将新天地的机密告诉了她的哥嫂。

“肉姐”两口子简单给小春红道了谢,拎着礼物匆匆忙忙的离开了阳江新城小春红的家。“赶快找东北角的人换房子,那边有你关系不错的朋友没有?”刘翠兰问她老公道。

肖秋雨没回答老婆的问话,只顾着嘱咐道:“刚才我妹子说了,要盖的是高层住宅,这可是咱新阳少见稀罕东西,你可把嘴捂严实了,要是别人都知道了,咱去哪儿跟人换房子去?懂了没?”

“肉姐”催促道:“废话,这还用你说?你赶快想想,东北角有没有你相熟的朋友?”

“有,有,有几个以前在厂里混的不错的哥们儿,咱们得一边跟他们想法换房子,一边在咱们这边儿找房子住。”肖秋雨说道。

“肉姐”不屑的说道:“你傻啊?要是有出租的房子还住什么,想法儿买下来再去东北角换一套!”

“对,对,还是我老婆精明。”肖秋雨赞道。

纺织厂在刘建民时期和许健时期建起的宿舍楼,还有阳纺路、厂后街拆迁时建起的宿舍楼,都在阳纺路和厂后街交口的西北角上。大部分的平房住户都集中在了西南角。面对一个通道都没有留下的阳纺路和厂后街的商铺,人们从西南角蹬着自行车,绕道儿向东北角奔去。

“大爷,我家房子比您这个大十平米,也有院子,咱换换成么?”

“大哥,我家也盖着二层楼呢,那边儿清净,老邻居、老熟人也多,环境比这里好,一间房房租能收到一百二,咱换换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