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151章 仁者见智(1 / 3)

新华区的企业职工隔三差五就去市政府门前静坐,但是很少发现有纺织厂的人,以前爱闹事的刺儿头们似乎一下子都老实了似的。市里对付起“散兵游勇”式的百十号人也很得心应手,要么煽情的讲讲再就业形势,要么奋力打压一通,从来没有出过什么大新闻。新阳市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先进城市,受到了省里的表扬。

已经升任东湖日报副总编的张兰派了几名记者来新阳采访,可是半个月之后,记者们除了写出十几篇歌功颂德的表扬稿以外,一点实际的经验材料都没挖到。迫不得已,张兰只能亲自出马,带队来到了新阳这个阔别几年的城市。

阳春三月的新阳开发区里,花红柳绿甚是养眼,这都得益于超前的园林景观规划。开发区的主干道“希望大道”从东向西由经“希望大桥”贯穿开发区,江边建设着一座座豪华酒店和餐饮娱乐场所。张宏宇正在开发区领着一个外资考察团参观,走完了几个东湖的大企业后,他们一行人坐在江边的露天咖啡座上,其乐融融的说着话。

“哈利先生,我们新阳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既有铁路大动脉贯穿中国南北方,也有内河航运通向海路,我们的江东高教区已经成为了东湖最大的人才基地,有着充足的人才保障,再加上周边地市的年轻人不断向新阳,人力资源也十分充足。你也看到了,我们这里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娱乐产业,不论投资还是生活在这里,都是perfect!”张宏宇同美方的代表侃侃而谈道。

等翻译及时的把张宏宇的话告诉了一行人,老外们有的竖起了大拇指,有的用英语和身边的人沟通着什么,但从面部表情上判断,他们对今天的参观非常满意。

张兰领着几个记者赶到了张宏宇所在的地方,问过了外宾的意见后,热情的给张宏宇一行人拍着照。张宏宇见记者照完相,趁着他们采访外资考察团的间隙,小声对张兰说道:“二姐,一定在你们报纸上给我发一个礼拜头版,我记你大功一件。”

“那要看你怎么招待我了。”张兰笑道。

“新阳你又不是不了解,你在这儿住了七八年吧?什么土特产、地方小吃、名厨名菜你没见识过?”张宏宇说道。

“哎,说实话我还就是爱吃王坤他们鸿雁酒家大厨做的菜,可惜喽……”张兰叹息道。

“可惜什么啊,你走的时候鸿雁酒家是拆了,人家现在是鸿雁大酒店了好不好,你以前爱吃的小河虾做的鲜虾馅儿馄饨现在都得预定。”张宏宇说道。

“王坤可以啊。不行,我晚上还是去看看郑院长,然后去找王坤蹭饭比较妥当。”张兰说道。

张宏宇不好意思的说道:“别给你兄弟丢人了行么?”

“我说着玩的,好歹我也是个副总编,也是个带‘总’的人,能白吃白拿啊?”张兰说道。

张宏宇有客人要接待,歉疚道:“我这里忙,一会儿就不招待你了,晚上再联系啊。”

“一会儿我还要去新华区采访国企改革的事儿,也没工夫陪你吃饭,你把大庆的电话给我,一会儿我找他去。”张兰说道。

张宏宇把大庆的手机号抄给了张兰,忙自己的事情去了。张兰站在原地拨通了大庆的电话。

“喂,你好,哪位啊?”大庆电话中说道。

“你猜?”张兰调笑道。

“张兰姐,你什么时候来新阳的?”大庆高兴道。

“早晨刚到,中午给你个机会给我接风好了。”张兰说道。

“你在哪儿?你等着,我去接你。”大庆说道。

张兰告诉了大庆地址,然后让一起来的同事去新华区找鸿雁大酒店住宿,安排好房间通知自己。等同事们开车走了,张兰站在江边远眺着,回忆着自己在新阳的那几年和那个自己思念的中枪后死而复生的英雄。

大庆开着警车一路来到了开发区,停下车,看见那个熟悉的背影,开心的喊道:“张兰姐!”

张兰扭头见大庆向自己走来,忍着内心翻滚的情绪,给了大庆一个热烈的拥抱后,眼眶湿润的说道:“那年听说你中枪了,你家里给你把棺材都备好了,当时我都差点儿哭晕过去。那时候我都不敢来新阳看你,怕自己看到奄奄一息的你时情绪失控,再让你的家人跟着我哀伤一遍,还怕见不到你最后一面,来了之后连追悼会都赶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