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正文(1 / 3)

她,18岁独闯京城。当过餐厅服务员、推销员、开过公司、饭馆、做过边贸生意。她曾挣下几百万资产,又几乎赔光。7年前,她进入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半年升为主任,一年升为经理。她连续5年参加全国保险业高峰会议、5年入围全世界"美国百万圆桌(MDRT)内阁会员",连续7年获得系统内所有奖项,2003年被授予"全世界MDRT顶尖会员"称号。她以无可争议的业绩,被誉为"全国第一金牌经理"。这个永远追求第一的女孩,就是四川姑娘潘虹。

1. 大起大落后,她仍然要做第一

1967年12月27日,潘虹出生在四川乐山。她5岁上小学,14岁初中毕业。由于当时的政策,不满15岁不允许考高中,所以,她只得报考了幼儿师范。毕业后,她到一所中学做了老师。

当了一年的老师,潘虹总觉得这并不是自己所要的生活。迫使她下决定辞职的原因,还有家庭的贫困。家里一共有兄弟姐妹9个,潘虹排行老三。经济的拮据,常常让全家人吃了上顿没下顿。同样因为没钱,父母经常吵架。当时,潘虹有一个强烈的愿意,那就是一定要出外挣钱,改善家人的生活状态。

于是,潘虹毅然决定辞去中学老师的工作,只身一人闯荡北京。临离开家时,她对所有人说:"如果我不成万元户,就决不回家。"那一年,潘虹还不满18周岁。

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北京,潘虹先是在一个小餐厅打工。后来,又在一家商店帮人卖东西。1989年6月4日,她通过朋友介绍,开始为一家食品厂推销产品。那天,正赶上北京的"六四风波",所有的公交车都停了。潘虹背着一些糖果样品,从新街口一直走到西单。

那时的潘虹非常瘦小,见了生人连话都不敢说,更别提推销了。当她进到一家食品批发店时,有人问她:"你找谁?"她马上边说:"对不起,我走错了。"边转身赶紧离开了。有几次,她鼓足勇气拿出样品,对方却不耐烦地说:"去去去,赶紧走,我们不要。"潘虹心里那个委屈啊,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

以她这样的状态,产品自然推销不出去。一个月后,她连一箱产品都没卖掉。她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就对厂长说:"我不想干了,我不是干推销的料。"厂长对她说:"谁都不是一开始就会推销的,你再坚持一下,可以先到清河、沙河这些周边地区试试。"

第二天,潘虹把样品驮在自行车的后座上,从清河到昌平,见到食品批发部就进去。她整整骑了一天,中午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后来,有一位经理看她一个小姑娘,大夏天的骑自行车跑这么远挺不容易的,就同意要了她100箱货。这是潘虹卖出的第一批货,那一刻,她真是高兴坏了。

潘虹把这次机遇看成是自己人生的转折点,她开始对自己有了自信,并暗暗对自己说:"从今往后,无论做什么,你都要做得最好。"

为了推销出去更多的产品,潘虹每天坐着公交车在北京城转。她从窗户往外看,见到哪里有食品批发部就赶紧在本子上记下来。坐到终点后,她再反方向坐回来,再纪录马路另一侧。然后,她就步行一家一家地去找。她渐渐习惯了别人的白眼和不礼貌,知道怎样向不同的人推销产品了。

经过自己的努力,潘虹只用了半年就被提升为销售科长。她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经验,做了两年多后,她就成立了自己的食品公司,开了一家食品批发部。后来,还开了两家餐厅。

与此同时,潘虹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于1992年到北京海淀走读大学学习,并拿到了商业经济管理的大专文凭。

1994年,潘虹开始涉足边贸生意。凭着她的勤奋和经验,她很快就打开了局面,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只用了1年多的时间,她就挣了几百万。

正当潘虹雄心勃勃地准备再大干一番时,由于种种原因,她的生意赔得一塌糊涂,几百万转眼间就化为了灰烬。人生的大起大落让潘虹心理有些承受不了,她变得有些消沉了。她一直要求自己做什么都要做得最好,可是,现在却输得这样惨,她不知该怎样面对别人,不知该怎样面对自己。

大约有半年时间,潘虹整天和别人打麻将、跳舞打发时光。其实,她心里一直不服输,只是一时不知自己该干什么,有些心灰意懒。

1996年春节后,一位过去有过生意来往的大哥来看她。此时的大哥已经不做生意,而加入了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大哥得知潘虹的情况后,对她说:"你去做保险吧。凭你的经验和能力,你一定是经理级的人物。"

虽然当时潘虹对保险还有些偏见,但大哥的话无疑触动了她。她问自己:"难道你还这么年轻,就永远这样消沉下去吗?你不是曾发誓要做得最好吗?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做保险呢?你有多年的销售经验,在这个崭新的行业中,没准正是你大展宏图的战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