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七章 安达曼海(1 / 3)

郑和前几次出航都没有行太远,只是到访了东南亚一些国家。在后几次的航行中,他有意向西行得更远一些,穿过马六甲海峡,逐渐进入今日印度洋区域。

印度洋在古代称为“厄立特里亚海”,最早见于古希腊地理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一书及其编绘的世界地图中。“厄里特里亚”希腊文原意为红色,全名意为红海。而“印度洋”这一名称相对出现得较晚。公元1世纪后期的罗马地理学家彭波尼乌斯·梅拉可能是最早使用此名的人。公元10世纪,阿拉伯人伊本·豪卡勒编绘的世界地图上也使用了这个名字。近代正式使用印度洋一名则是在1515年左右,当时中欧地图学家舍纳尔编绘的地图上,把这片大洋标注为“东方的印度洋”,此处的“东方”一词是与大西洋相对而言的。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东航寻找印度,便将沿途所经过的洋面统称之为印度洋。1570年奥尔太利乌斯编绘的世界地图集中,把“东方的印度洋”一名去掉“东方的”,简化为“印度洋”。这个名字逐渐被人们接受,成为通用的称呼。

印度洋的主要属海和海湾是红海、阿拉伯海、亚丁湾、波斯湾、阿曼湾、孟加拉国湾、安达曼海、阿拉弗拉海、帝汶海、卡奔塔利亚湾、大澳大利亚湾、莫桑比克海峡等等。印度洋有很多岛屿,其中大部分是大陆岛,如马达加斯加岛、安达曼群岛、斯里兰卡岛、尼科巴群岛、明打威群岛等。部分岛屿为珊瑚岛,还有些岛屿为火山岛。

印度洋气候具有明显的热带海洋性和季风性特征。印度洋大部分位于热带、亚热带范围内,南纬40°以北的广大海域,全年平均气温为15~28℃;赤道地带全年气温为28℃,有的海域高达30°C。印度洋的降水量以赤道带最丰富,年降水量2000~3000mm,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印度洋北部,一般年降水量2000mm左右,2/3的降水集中在西南风盛行的夏季,而东北风盛行的冬季,降水量较少,是热带季风分布区。南印度洋的广大海域,全年降水一般在l000mm左右。

印度洋可以按照大气环流的基本特征,画分为4个气候带:1.南纬10°以北为季风气候。夏季(5~10月)强劲的西南风从海洋吹向大陆,风速达12公尺/秒;冬季(10~4月)北风和东北风从亚洲大陆吹向海洋。2.南纬10°~30°为东南信风带。3.南纬30°~45°为西风带。4.南纬45°以南为副极地气候。南纬10°以北的洋流流向,在季风的影响下,随着季节而改变:在阿拉伯海,冬季形成反时针方向环流,夏季形成顺时针方向环流;赤道以南的洋流全年保持稳定;南赤道洋流、尼德尔角洋流、南印度洋洋流和西澳大利亚寒流组成了南印度洋的逆时针方向环流。当年郑和下西洋,途经印度洋,想必是先做足了功课而对洋流、季风都有所了解才在适合的时机出海的。

印度洋是联系亚洲、非洲和大洋洲之间的交通要道。从印度洋往西北通过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到达西欧;向西南经好望角进入大西洋,通向欧美沿海各地;向东北经马六甲海峡和龙目海峡进入太平洋。印度洋沿岸是世界资源的一个重要出口地,沿岸各国出口的石油、矿砂、橡胶、棉花、粮食和进口的水泥、机械产品和化工产品等大宗货物都需要依靠廉价的海洋运输,再加上大量的过境运输,使印度洋有较大的运输量,拥有世界l/6的货物吞吐量和近1/10的货物周转量。

安达曼海位于印度洋的东北部边缘,得名于安达曼群岛。其海域在亚洲的中南半岛、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东南以苏门答腊岛西北端与普吉岛南端连线和马六甲海峡相连,西以普雷帕里斯海峡、十度海峡和尼科巴海峡连通孟加拉国湾和印度洋,它是印度洋的一部分。从古时起,安达曼海上便有商船过往,形成了中国和印度间早期的沿海贸易航线的一部分。也是通过仰光以及勃生、毛淡棉、土瓦、丹老等港口形成连结缅甸和其他国家的最重要的海上通道,还是印度和中国之间经马六甲海峡的水上航线的一部分。

安达曼海面积为798000平方公里,从北到南长1200公里,宽645公里,深度超过3000公尺的海域不到全部海域的5%,但在安达曼-尼科巴海岭以东的一系列海底谷深度则超过4400公尺。东北部的三分之一海域水深不到180公尺,可能是因伊洛瓦底江在其三角洲地带的泥沙沉积所造成。安达曼大陆架面积宽广,东部靠马来西亚半岛一侧多岛屿、暗沙,海区东岸大部属下沉,海岸线曲折。北有伊洛瓦底江和萨尔温江注入。海域东西两侧岛屿众多。东侧为缅甸丹老群岛,面积3500平方公里,是中南半岛沿海最大的岛群,包括大小岛屿近900个。各岛海岸曲折,地势高峻崎岖。

安达曼海沿岸农产品有稻米,豆类,烟草,洋麻,香蕉,椰子和槟榔等。安达曼海海水的表层浮游生物不多,海底的海水生物亦很缺乏。但沿马来半岛的海水却适宜软体动物的生长,水产资源丰富,在其沿海密集的捕鱼区有250种左右可食鱼类。

《瀛涯胜览》钖兰条称之为“桉笃蛮”,指“自帽山南放洋,好风向东北行三日,见翠蓝山在海中,其山三四座,惟一山最高大,番名桉笃蛮山”,又指岛上的人“巢居穴处,男女赤体,皆无寸丝,如兽畜之形。土不出米,惟食山芋、波罗蜜、芭蕉子之类,或海中捕鱼虾而食。”又传说当地人如果有寸布在身就会生烂疮,原因是以前佛陀在此澡浴时衣服被岛民偷掉,因此被咒不能穿衣。

从史料记载中,我们不难猜到,当年郑和到访此岛,见到赤身裸体的原始部族会是怎样的惊愕。然时光荏苒,并未改变所有的事物,今人游至安达曼,仍能见到裸体的土著民族。不过不必害怕,如《加勒比海盗2》中食人岛之类的场所大概只存在于影视作品中,我们到了安达曼,须得放下心理负担。

(一)郑和的安达曼

从古时起,安达曼海上便有商船过往,形成了中国和印度间早期的沿海贸易航线的一部分。从西元8世纪起,安达曼海成了它西岸的印度、斯里兰卡(锡兰)和它东岸的直通(Thaton)、马达班(Martaban)和土瓦这些缅甸海港之间繁荣的贸易往来的海上通道。600年前,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曾经过安达曼海,以非凡的气魄七下西洋,足迹遍及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港口有缅甸的仰光、毛淡棉,印度尼西亚的沙璜,印度的布莱尔港等。

安达曼海域最大的现代化海港是东南部的槟城(马来西亚)和北部的仰光(缅甸)。现在,安达曼海是马六甲海峡的西北出口,国际石油航线,通过仰光以及勃生、毛淡棉、土瓦、丹老等港口形成连结缅甸和其他国家的最重要的海上通道,亦是印度和中国之间经麻六甲海峡的水上航线的一部分。

1、翠蓝屿

(1)马欢《瀛涯胜览》中的翠蓝屿

翠蓝山在海中。其山三四座,惟一山最高大,番名按笃蛮山。彼处之人巢居穴处,男女赤体,皆无寸丝,如兽畜之形。土不出米,惟食山芋、波罗蜜、芭蕉子之类,或海中捕鱼虾而食。人传云:若有寸布在身,卽生烂疮。昔释迦佛过海,于此处登岸,脱衣入水澡浴,彼人盗藏其衣,被释迦咒讫,以此至今人不能穿衣,俗言出卵坞,卽地也。

(2)费信《星槎胜览》中的翠蓝屿

其山大小有七门,中可过船。传闻释迦佛经此山,浴于水,被窃其袈裟,佛誓云:“后有穿衣者,必烂皮肉。”由此男女削发无衣,仅有树叶纫结而遮前后。米谷亦无,惟在海网捕鱼虾,及蕉、椰子之为食啖也。然闻此语,未可深信。然其往来,未得泊其山下。宣德七年壬子十月二十三日,风雨水不顺,偶至此山,泊系三日夜,山中之人驾独木舟来货椰实,舟中男妇果如前言,始知不谬矣。

诗曰:浩荡翠蓝屿,丛林茂不疏。人形其兽类,椰实以瓜粗。腰掩草微有,头髡发竟无。几番挥笔写,堪记不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