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前言(1 / 1)

郑和,出生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原名马三宝。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傅友德、蓝玉奉朱元璋之命令,远征云南,明军势如破竹,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平定了云南,这次远征奠定了稳固了大明江山,却永远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其中,明军中一将领戚祥阵亡,他的牺牲为自己的家族换来了世袭武职,从此他的子孙代代习武,并因此出现了一个十分争气的后代子孙——戚继光。这是坏事中的好事,当然,也有好事中的坏事,作为战争的产物,云南平定,理所当然会有很大一批战俘,而在中国历代的战争中,儿童构成战俘的很大比例。战俘又分很多种,砌长城、挖运河都没得说,对于失败者,这样的命运已经不错了,可当时对待儿童战俘有一个残忍至极的惯例——阉割。

儿童马三保很不幸,十岁左右的他即作了战俘,被掳入明营,阉割成太监。作为一个残缺的人,其痛苦可想而知,无数的梦想似乎都已经离他而去了,但历史无数次地告诉我们,悲剧的开端,往往也是荣耀的起点。少年马三保开始跟随明军征战四方,风雨冰雪,大漠黄沙,边疆成了他的家,他在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战场上成长起来。 在度过五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后,他遇到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人——朱棣。

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在数十名兵将中,一眼就看中了沉默寡言却又目光坚毅的马三保,立即挑选他做了自己的贴身侍卫,从此马三保就进入了朱棣的燕王府,成了朱棣的亲信。

马三保之赐姓授职,于永乐二年(1404年)正月元旦,适当靖难功成,马三保在河北郑州(在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郑州)郑村坝之战中,想出良策,连破李景隆七营,大败南军。为燕王朱棣立下战功。

靖难之役,明成祖得宦官之助甚多,故功成之后,重用宦者,推心置腹,赏赐有加。郑和雄才大略,其靖难之功,远在诸宦者上。永乐二年(1404年),按明朝律例,马姓不能登三宝殿,因此朱棣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三保郑姓,改其名为和,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时郑和方三十三、四岁。宣德六年(1431年)钦封郑和为三保太监。

有民间谚语称:马不能登殿,皇帝赐姓郑。

燕王朱棣虽以“靖难”之名,攻下国都南京。可是其侄建文帝火烧皇宫,传言自焚而死,却并未留下遗体。朱棣虽马上自号永乐帝,但对于此事及建文帝遗臣跳散各地,可能仍有挂怀。

明朝历史文献里,有建文帝可能没有被烧死而逃亡海外之说,甚至有其出家二十年后返回北京的故事。因此,永乐帝朱棣派郑和下西洋除了正史所说的政治、外交、文化、贸易四方面目的外,被人们增添了额外的目的:找寻建文帝。

有关建文帝出走的消息,早在城破时就已出现。当初埋葬的那具尸体并不是建文帝。这一点朱棣比任何人都清楚。因此,他双管齐下,除了在全国范围内杀戮所谓建文“奸党”外,还命人四处秘察建文帝的踪迹。一个被派出密查建文踪迹的是户部都给事中胡潆,另一个是太监郑和。胡潆秘察建文帝踪迹的地方是东南沿海诸省,郑和秘察建文帝踪迹的地方则是海外。

郑和下西洋确有“踪迹建文”的动机,由于明成祖朱棣是靠兵变夺权的,在封建宗法制度下属“篡弑”之类,被视为乱臣贼子,因此,不抓到建文帝就很难为自己开脱,并藉此“正名”;其次,建文帝在当时较得人心。明人曾言:“自古不幸失国之君,未有得臣民之心若此者。”因此,胡潆除了受命隐察建文帝安在外,还宣谕成祖旨意,察访全国民心,暗察臣属有无图谋不轨之意。朱棣害怕建文帝东山再起,故“踪迹建文”以斩草除根。

然以今人视角分析,此种说法不见得成立,因为郑和每次出使海外都是浩浩荡荡,建文帝若亡命海外,必会闻风躲藏起来,大规模下西洋寻建文帝绝非有效之方法。目前,虽然绝大多数学者已不相信此说,但历史小说常常为了戏剧化,尚强调此可能。

本书将带你沿着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前行。郑和七下西洋,我们无须如此反复,只将其“压缩”成一条路线,将他所经之地串连起来。这是条风景之旅,沿途尽是碧波椰树、金沙银滩,实是放松身心的不二之选,且此行又能见证郑和昔日光辉之旅——尽管海面没有留下帆和浆的痕迹,但船舶已经驶过。

这也是次意义之旅,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前,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人就已经进入了大航海时代。我们沿着前人留下的航线前行,在朝日的红芒和夕阳的余晖间,将会看到郑和那伟岸的身影,中国人,要挺起中国人的脊梁。

§§第一篇 西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