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东方 都市 西方 武侠 架空 科幻 网游 悬疑 古代 幻想 都市 总裁 青春 唯美 文学 经典 经管 生活 婚姻 科普 纪实 亲子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首页

第十章 恒河下游流域(1 / 3)

恒河流域孕育了难以数计的王朝,尤其是恒河下游区域,可是由于印度人没有记载历史的习惯,流传下来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4世纪初,贵霜帝国衰落,笈多王朝(320~540)兴起,建都华氏城,该王朝取代贵霜帝国,逐渐统一了以恒河流域为中心的北印度地区。到超日王(380~415)时,国势强盛,疆域扩大,经济繁荣,文化昌盛,首都是华氏城。该王朝同国外有密切的经济和文化教育往来。

5世纪中叶,哑哒人自中亚侵入印度。

6世纪初,哑哒人占领印度北部和中部大部分地区。528年,北印度各王公的联军打败哑哒人。但笈多国家经哑哒人打击后,内部各小邦纷纷独立,陷入分裂混战之中。570年,笈多王朝的统治结束。戒日帝国是从笈多分裂后的一个小邦中发展起来的。

7世纪初,戒日帝国(606-647)兴起,哑哒人被逐,戒日王统一了北印度,建都曲女城。其疆域东到孟加拉湾,西迄旁庶普的几乎整个北印度。戒日王统治时正值玄奘访印,他对玄奘给予很好的礼遇。戒日王死后,帝国陷入分裂。8世纪时,拉齐普特人统治的各小国割据称雄,拉齐普特人是土著王公贵族后裔,军事种姓(另一说是外族人,北大学者马克尧认为,拉齐普特人最初是一支名叫古吉罗人的游牧部落,后与当地贵族融合,因而该民族的源流是多种多样的),由于他们勇武好战,彼此削弱,失去了对外防御能力。

8~10世纪,印度有三个大国互相争霸。该王朝是中亚阿富汗境内兴起的突厥人,信奉伊斯兰教。1001~1026年,该王朝的苏丹马穆德(999~1030年)先后共17次侵入北印度(另一说是15次),使其遭受严重破坏。马茂德的远征以掠夺财物为目的,未在印度建立其统治,他死后,其国家很快就瓦解了。旁遮普并入伽色尼王朝。

阿富汗的突厥人入侵北印度时,印度南部在10~12世纪时兴起一个朱罗王国,该王国曾远征锡兰,并与阿拉伯有频繁的贸易往来。12世纪时,阿富汗的古尔王朝(1152~1206年)从1175年开始不断入侵印度。

1206年,古尔王朝的苏丹穆罕默德遇刺身死,其国家分裂。而统治印度的总督以德里为中心独立为苏丹,故称德里苏丹国家,北印度从此开始了德里苏丹王朝。期间经历了五个王朝。之后,出现了莫卧尔帝国,它创立者是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自称蒙古人。1526年4月,巴布尔率2万多大军进攻德里苏丹国,德里国的苏丹亲率4万多大军迎战,巴布尔取得战争的胜利,苏丹战死。巴布尔在印度建立起莫卧儿帝国(1526~1858)。1529年,巴布尔统一了北印度。到阿克巴(1556~1605)即位后,莫卧儿帝国进入鼎盛时代。帝国的疆域空前扩大,超过了历史上其他王朝。北方包括阿富汗和克什米尔。

印度自古就有外族不断从西北山口侵入,这些外族侵入后大都与当地居民融合或同化。但阿富汗的突厥人与以往大为不同,他们是在伊斯兰教“圣战”的旗帜下进来的,他们不但没有被当地的文化同化,而是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当然,印度教的传统力量也根深蒂固。总之,印度最大的特点是多分裂少统一,以及多种宗教长期并存。

(一)玄奘的恒河下游流域

1、瓦拉纳西河东北

(1)鹿野伽蓝

婆罗痆河东北行十余里,至鹿野伽蓝,区界八分,连垣周堵,层轩重阁,丽穷规矩。僧徒一千五百人,并学小乘正量部法。大垣中有精舍,高二百余尺,上以黄金隐起作庵没罗果,石为基阶,砖作层龛,翕匝四周,节级百数,皆有隐起黄金佛像。精舍之中有鋀石佛像,量等如来身,作转法轮势。

精舍西南有石窣堵波,无忧王建也,基虽倾陷,尚余百尺。前建石柱,高七十余尺。石含玉润,鉴照映彻,殷懃祈请,影见众像,善恶之相,时有见者。是如来成正觉已初转法轮处也。其侧不远窣堵波,是阿若憍陈如等见菩萨舍苦行,遂不侍卫。来至于此,而自习定。其傍窣堵波,是五百独觉同入涅盘处。又三窣堵波,过去三佛坐及经行遗迹之所。

三佛经行侧有窣堵波,是梅呾丽耶菩萨受成佛记处。昔者如来在王舍城鹫峰山告诸苾刍:“当来之世。此赡部洲土地平正,人寿八万岁,有婆罗门子慈氏者,身真金色,光明照朗,当舍家成正觉,广为众生三会说法。其济度者,皆我遗法植福众生也。其于三宝深敬一心,在家、出家,持戒、犯戒,皆蒙化导,证果解脱。三会说法之中,度我遗法之徒,然后乃化同缘善友。”是时慈氏菩萨闻佛此说,从座起,白佛言:“愿我作彼慈氏世尊。”如来告曰:“如汝所言,当证此果。如上所说,皆汝教化之仪也。”

慈氏菩萨受记西有窣堵波,是释迦菩萨受记之处。贤劫中人寿二万岁,迦叶波佛出现于世,转妙法轮,开化含识,授护明菩萨记曰:“是菩萨于当来世众生寿命百岁之时,当得成佛,号释迦牟尼。”

释迦菩萨受记南不远,有过去四佛经行遗迹,长五十余步,高可七尺,以青石积成,上作如来经行之像,像形杰异,威严肃然,肉髻之上特出须发,灵相无隐,神鉴有征。

于其垣内,圣迹实多,诸精舍、窣堵波数百余所,略举二三,难用详述。

从婆罗痆河向东北行走十多里,抵达鹿野寺。寺内划为八个分区,并用围墙连成一体,台轩层层,楼阁重重,造型、格局,壮丽之极。寺内有僧人一千五百名,全都研学小乘教正量部派。大墙之内有一精舍,高达二百多尺,顶上用黄金制成庵没罗果,台基均为石质,层龛则用砖砌成,佛翕围绕四周,共有一百来级,每级都有黄金佛像。精舍里面则有鋀石佛像,规格相当于如来真身,呈现转动法轮的姿势。

精舍西南方有一石塔,乃是无忧王所建造。塔基虽然已经塌陷,塔身仍高一百多尺。塔前立有石柱,高达七十多尺,石质晶莹华润,可以清晰映照,如果热忱祈求,能现众生影像,人生善恶之相,时常有所显示。这是如来成正觉后最初宣讲佛法之处。旁边不远有一佛塔,当初阿若憍陈如等人看见菩萨放弃苦行,于是不再侍卫,来到这一地点,自己修习禅定。旁边的佛塔,则是五百名辟支佛一同涅槃之处。又有三座佛塔,乃是过去三佛的坐处及散步场所的遗迹。

三佛散步处旁有座佛塔,乃是梅呾丽耶菩萨聆听成佛预言之处。当初如来在王舍城鹫峰山告诉众比丘道:“将来之世,当这一赡部洲天下太平,人寿八万岁时,有位婆罗门之子,号为慈氏,身呈真金颜色,光芒照射四方,将会舍弃俗世,修成正觉,并为众生说法三次。他所度化的人,都是遗下的佛法所培育之向善众生。此人对于三宝深为崇敬,专心不二,无论在家、出家,还是持戒、犯戒,众人全都受他教化训导,从而证得佛果,得以解脱。他在三次说法之中,首先度化我遗法所培育之人,然后度化与佛门有缘的未受戒善人。”慈氏菩萨听到佛陀这一番话,便从座上站起,对佛说道:“我要当这慈氏世尊。”如来答道:“如你所求,将来证得佛果。上面所说规定,都是你在度化世人时所应遵守的仪轨。”

慈氏菩萨接受预言处的西侧有座佛塔,乃是释迦菩萨接受预言之处。当贤劫中人寿二万岁的时候,迦叶波佛出现在人世,演说绝妙的佛法,开导世上众人,对护明菩萨说道:“你将在日后世人寿命一百岁时,成为佛陀,号为释迦牟尼。”

释迦菩萨接受预言处向南不远的地方,有过去四佛散步的遗迹,长五十多步,高可七尺,用青石堆砌而成,上面刻有如来散步之像,形貌与众不同,威严肃穆,肉髻上面耸出发梢,妙相历历在目,神韵卓然可见。

鹿野寺墙之内,圣迹确实极多,各种精舍、佛塔、足有好几百座,在此例举少数,难以一一详述。

(2)鹿野苑

鹿野苑,原意为鹿园,意为圣者来临之地,又有鹿王之意,中文名为仙人论处、仙人住处、仙人鹿园等,位于印度北方邦瓦拉纳西以北约10公里处,是释迦牟尼成佛后初转法轮处,佛教的最初僧团也在此成立。鹿野苑是佛教在古印度的四大圣地之一。

关于鹿野苑的来历,有一个佛教典故:相传菩萨为了保护鹿群,化现为鹿王,将自己献给国王,国王因此感动,而建立了公园,以保护鹿群。当年佛陀在菩提伽耶顿悟成佛后,向西步行3百里,便来到了此处,寻找当年的五位同修者,向他们阐述了生死轮回、善恶因果以及修行超脱之道。因此,这里被尊为法轮初转之地。

鹿野苑一隅

在接下来的雨季中,佛陀就在鹿野苑的牟拉甘陀库底精舍中讲经说法。后来,僧团逐渐扩大到60人左右,佛陀便派遣他们到各地弘法。佛教受到当地国王与富商的支持,很快在鹿野苑附近传播开来。到公元3世纪时,鹿野苑已经成为重要的艺术中心,在笈多王朝时期更是达到了顶峰。

鹿野苑后来发展为佛教正量部的一个中心。玄奘来到了这里,他看到的是“鹿野伽蓝,区界八分,连垣周堵,层轩重阁”的盛况。而如今,这里只剩下些许遗迹散落在废墟中。

考古学家在鹿野苑发现了黑汝嘎与度母的古迹,这说明佛教的金刚乘在此地也有过传播。12世纪后期,鹿野苑遭土耳其穆斯林的劫掠,建筑等被严重破坏。可如今还能找到的4、5层垒叠的寺庙和僧房遗址,说明这里的佛塔和寺庙在历史上被反复修缮建造过很多次。

鹿野苑的建筑虽然大多已被土耳其人破坏,但仍有些遗存的遗迹,从这些遗迹上依稀能看到当年野鹿苑的盛况。

答枚克佛塔。塔高达39米,直径达28余米,属留存极少的阿育王时期建筑。牟拉甘陀库底精舍的废墟中标有佛陀在头一个雨季中的驻锡地;在这东面,就是1931年新建的根本香室精舍,那里有精美的壁画,介绍佛陀的生平;再后则是鹿园,至今仍有鹿群在那里生活。

昙曼克塔。高约44米,是鹿野苑的象征,首建于孔雀王朝,笈多王朝时曾予重修。

乔堪祇塔。原系笈多王朝时所建,顶端有莫卧尔帝国时阿克巴修建的一座八角亭。

阿育王石柱柱头

阿育王石柱。以前虽然被破坏过,但底部仍然在原址。原来的柱高达10多米,上有内容为禁止破僧的婆罗谜字体铭文,柱头已断。一端雕有四面狮像,该狮像现被作为印度国徽的图案。这段石柱的主体部分目前保存在“鹿野苑考古博物馆”中。该馆建于1910年,另藏有一些有印度佛教艺术的珍宝,其中包括300多副图画。

鹿野苑还有一棵很大的菩提树,是阿努伽里加·达摩波罗从中华佛寺的菩提伽耶大菩提树上折枝移植而来。

除了以上众多遗迹,鹿野苑还有为数不少的佛寺和院校,如缅甸法轮寺,可追溯到1908年,是鹿野苑最早的外国佛寺,负责一部分旅游接待工作;西藏高等研修中央学院,在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和达赖剌嘛的倡议下于1967年兴建,由印度教育部文化局资助,是一所佛学院;还有中华佛寺以及泰国、日本等国的佛寺。

2、甘达克河左岸

(1)吠舍厘国

吠舍厘国,周五千余里。土地沃壤,花果茂盛,庵没罗果、茂遮果,既多且贵。气序和畅,风俗淳质,好福重学,邪正杂信。伽蓝数百,多已圮坏,存者三五,僧徒稀少。天祠数十,异道杂居,露形之徒,实繁其党。吠舍厘城已甚倾颓,其故基趾周六七十里,宫城周四五里,少有居人。

宫城西北五六里,至一伽蓝,僧徒寡少,习学小乘正量部法。傍有窣堵波,是昔如来说《毗摩罗诘经》。长者子宝积等献宝盖处。其东有窣堵波,舍利子等于此证无学之果。

舍利子证果东南有窣堵波,是吠舍厘王之所建也。佛涅盘后,此国先王分得舍利,式修崇建。《印度记》曰:此中旧有如来舍利一斛,无忧王开取九斗,唯留一斗。后有国王复欲开取,方事兴工,寻则地震,遂不敢开。其西北有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也。傍有石柱,高五六十尺,上作师子之像。石柱南有池,是群猕猴为佛穿也,在昔如来曾住于此。池西不远有窣堵波,诸猕猴持如来钵上树取蜜之处;池南不远有窣堵波,是诸猕猴奉佛蜜处;池西北隅犹有猕猴形像。

伽蓝东北三四里有窣堵波,是毗摩罗诘故宅基址,多有灵异。去此不远有一神舍,其状垒砖,传云积石,即无垢称长者现疾说法之处。去此不远有窣堵波,长者子宝积之故宅也。去此不远有窣堵波,是庵没罗女故宅,佛姨母等诸苾刍尼于此证入涅盘。

吠舍厘国,方圆五千多里。土地十分肥沃,花卉果树茂盛,庵没罗果、茂遮果不但繁多,而且珍贵。气候温和舒畅,民风淳厚质朴。居民爱好行善积福,注重学习修习,外道、佛教,都有信徒。境内有佛寺几百座,大多已经塌毁,所剩只有三到无所,僧徒十分稀少。尚有天祠几十所看,各派外道混杂相居,露形派的信徒,最为繁多。吠舍厘城已经严重塌毁,城墙旧基方圆六、七十里,宫城方圆四、五里,居民很少。

宫城西北方五、六里处,有座佛寺,僧人极少,研学小乘教的正量部法。旁边有一佛塔,乃是当年如来演说《毗摩罗诘经》、长者之子宝积等奉献宝盖之处。在此东侧有一佛塔,舍利子等曾在这里证无学之果。

舍利子证果塔的东南有一佛塔,乃是吠舍厘王所建。佛陀涅槃以后,该国国王分得舍利,恭敬建造此塔。《印度记》载到:塔内原有一斛如来舍利,无忧王开塔后取走九斗,只留下一斗。后来有位国王又想开塔取走舍利,刚要动手施工,立即发生地震,于是不敢再动。在此西北的一座塔,乃是无忧王所建造。旁边立一石柱,高达五、六十丈,上面刻有狮子之像。石柱之南有一水池,是一群猕猴为佛挖掘,当初如来曾在这里住过。池西不远之处有一佛塔,这是众猴用如来食钵采集蜂蜜之处;池南不远也有一塔,是猕猴向佛奉献蜂蜜处;池的西北角上尚有猕猴雕像。

佛寺东北方三、四里处有一佛塔,这是毗摩罗诘旧宅的基址,往往显现灵异。离此不远之处有一神舍,看上去像是由砖砌成,但是相传用石垒成,即是无垢称长者称病说法之处。离此不远有座佛塔,乃是长者之子宝积的旧宅所在地。距此不远还有一座塔,乃是庵没罗女旧宅的地点。佛陀的姨母等比丘尼在此涅槃。

(2)木札法普尔

吠舍厘遗迹

玄奘之所以千里迢迢、冒死西行,就是希望能到那烂陀寺求佛法、取真经。可是,当离那烂陀寺仅有一步之遥的时候,玄奘却停住了脚。面对心中的圣地,玄奘何以迟疑徘徊?

那烂陀寺就在不远的前方,玄奘必然是满怀着急迫的心情往前赶,这一路虽然布满了佛教历史上的众多胜迹,如佛陀涅槃的娑罗林,如佛陀初转法轮的鹿野苑。可是这些地方,玄奘在游记中留给我们的感觉都是匆匆而过,很明显,他心目当中有一个更重要的地方在吸引他,那当然只能是那烂陀寺。这段路上,玄奘只在一个地方,给我们的感觉稍微做了一个比较长时间的停留,就是在此吠舍厘国之地。

吠舍厘,又译为毗舍离、吠舍离,意为广严,为释迦牟尼时代著名的大城市,位于今天印度比哈尔邦首府巴特那的北部木札法普尔地区的比沙尔一带。佛陀在此城预言自己即将入灭,著名的维摩诘居士也居住在这个地方,是佛教八大圣地之一。佛陀灭度后百年,在此城中,耶舍比丘召集了七百名上座部长老,进行了第二次经典结集(又称七百集结、毗舍离集结),造成上座部与大众部的分裂,开始了佛教部派佛教时期。

这里是佛释迦牟尼说《毗摩罗诘经》的地方。而原作《毗摩罗诘经》在中国佛教当中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它可以说是大乘佛教中除了《大般若经》以外最重要的一部经典。此经为维摩诘所作,他是一个很富有的居士。其佛学修养很高,在佛学界有极高的名声,很多菩萨居然都来向他请教佛法。此情况有些难以理解,不过,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非常适合中国佛家教徒的心理——在中国,出家与我们传统的儒学伦理和礼教是有冲突的,中国文化以忠孝为本,而入佛门要放弃很多世俗之事,对于汉族人这是一个很艰难的选择。而在汉传佛教中有一个特点,就是居士佛教特别兴盛,像晋代的谢灵运这些人都是居士,在世俗界有很高的地位,同时僧人又对他非常尊敬。因而如维摩诘这样既能够身体不出世精神却能出世的人,在佛学修养上却达到了菩萨这个水平,无疑非常适合汉族佛教信徒的一种特殊的需要。

由于这部经传说是由释迦牟尼亲口讲述的,它的正当性和地位的崇高性自然不容置疑,所以此经很早就被翻译成汉文。三国时期,有个月支族裔人支谦,他翻译过此经,取名《维摩诘经》,分上下两卷;十六国时期,另外一位与玄奘并列为佛教翻译史上两座高峰的西域龟兹僧人鸠摩罗什也翻译过这部经,取名《维摩诘所说经》,分为三卷;在已经有了支谦译本、鸠摩罗什译本的情况下,玄奘之后又翻译了一遍,取名《说无垢称经》,共分六卷。这是同一部经,但篇幅越来越大。玄奘当然是个了不起的翻译家,可是玄奘翻译的好多佛典并不是最流行的。中国佛教徒阅读佛家经典,往往会觉得玄奘的翻译太忠实于梵文原本,不符合我们中国人的行文习惯,读起来颇为拗口。而恰恰是这个不是汉族人的鸠摩罗什的译本,读者相对要多很多,流传也最为广泛,《维摩诘经》便是如此。而《维摩诘经》对我中国的影响,尤其对汉族的影响,怕是因人们难以体会而将其忽视了。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所谓“南宗”画风的开创者,他也是一个居士,同时也是艺术史上非常重要的画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后人对王维诗歌的评价。作为佛教的信徒,王维的很多诗、画作品都带有明显的佛教痕迹。如王维最有名的画是雪中芭蕉,芭蕉树长于雪地中,这完全违背自然规律了的,可因此产生了其独特的寓意,“世间事物的短暂”之理突显而出。

王维的诗集不能称为《王维集》,而是叫《王右丞集》或者《王摩诘集》,这后一个名称是因为他字摩诘。众所周知,古人的名和字是相对应的,王维取这个名字,说明他(或者他的父亲)很喜欢维摩诘此人,于是将“维摩诘”三个字拆开,作为自己的名和字。但是很不巧,“维摩诘”在梵文中是“无垢称”之意。“无垢”译为很干净、非常洁净,“称”即为相称、匀称。因而“维摩诘”的意思就是干净而匀称,而将这些字眼完全加入名字里就全乱了,王维成了王没有,字摩诘就变成了又脏又匀称,很匀称的脏。

从此趣事可以揭示出维摩诘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可以反映出中国士大夫在接受佛教当中的一种为我所取,却不太顾及它本来意义的特点。

3、哈尔邦东南部

(1)摩揭陀国

摩揭陀国,周五千余里。城少居人,邑多编户。地沃壤,滋稼穑,有异稻种,其粒粗大,香味殊越,光色特甚,彼俗谓之供大人米。土地垫湿,邑居高原,孟夏之后,仲秋之前,平居流水,可以泛舟。风俗淳质,气序温暑。崇重志学,遵敬佛法。伽蓝五十余所,僧徒万有余人,并多宗习大乘法教。天祠数十,异道实多。

摩揭陀国,方圆五千多里。城内居民很少,村镇的住户却很多。土壤十分肥沃,庄稼生长繁盛,有一奇异稻种,颗粒粗大壮实,香气、味道极好,光泽、颜色俱佳,当地人称之为大人米。地势低下潮湿,居地设在高处,初夏之后,仲秋之前,平地遍布水流,可以航行船舶。民风淳厚质朴,气候温和稍热。崇尚学问,尊敬佛法。境内有佛寺五十多座,僧人一万多名,大多信奉和研学大乘佛教。尚有天祠几十所,外道信徒很多。

相关小说

淘宝网开店入门 经管 / 连载
淘宝网开店入门
陈家宝
本书分为十一章,内容包括淘宝网开店前期准备、淘宝网店注册及相关程序、淘宝网店的图片准备、商品发布的基本技巧、淘宝网店的装修知识、淘宝网店的交易流程、淘宝网店进货存货的学问、淘宝网店的客户服务、理性选择包装与快递、淘宝网店的营销与促销手段、淘宝网店的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该书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方法切实可行,均是经验之谈,从而能让读者在淘宝路上少走许多弯路。
9万字2018-12-20
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研究后WTO 时代西部国企公司治理结构探究 经管 / 连载
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研究后WTO 时代西部国企公司治理结构探究
夏雅丽,丁为,郑辉
本书内容包括: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特征及运行机制;法人产权--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石;有限责任公司--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法人治理结构--现代企业制度的科学管理制度;西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机制创新与立法问题研究等。
21万字2018-12-22
你的钱呢:点击经济学关键词 经管 / 连载
你的钱呢:点击经济学关键词
杜忠明
本书从GDP、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等经济学中的“数字”入手,介绍这些数字、指数、常数的渊源、发展、运用、计算、作用、我国目前所处的水平以及和老百姓的关系等。
13万字2018-12-20
职场有道 经管 / 全本
职场有道
宫和雍
人的一生中,除了睡眠,大部分的时间都要用于工作。每一天,我们仿佛都在焦躁地等待,等待我们被委以重任,来施展我们的抱负、尽显我们的才华,只因为不甘于庸庸碌碌、平平凡凡了此余生。
19万字2020-07-09
关键的少数:任正非说干部培养 经管 / 连载
关键的少数:任正非说干部培养
邢柏
华为集团干部培养体系首度公开,任正非选拔得力干将的内部资料;国内更擅长培养奋斗者和领导者的商界领袖。本书分为八章,从高层干部选拔、考核、薪资制度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任正非培养干部的策略以及管理智慧。
9万字2018-12-22
苹果传奇 经管 / 连载
苹果传奇
蒙俊
本书分五章,分别从苹果诞生、早起发展、苹果的扩张等方面对苹果公司进行了全面介绍,使读者对苹果公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16万字2018-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