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病夫治国(1 / 2)

一般而言多病的领导常常给人以不安全感,让员工怀疑他的工作能力。而一个让人怀疑的领导在怀疑的开始,他的领导基础就动摇了--这是不可否认的!

《病夫治国》是本说二战期间几位巨头身体与行为决策关系的非常有趣的书,可以解释许多事情背后的原因,这里借这个名字说说领导人的身体这个话题。

民主生活会上最好的意见就是严格要求领导要注意身体,像这样讲:你的身体不是你个人的,他是我们组织的财富!像你这样拼命工作,怎么行?说者慷慨真诚,听者温暖,好一幅严肃紧张、生动活泼的场景!

领导的身体一直是大家关注的事情,因为是领导嘛!领导人并非超人,不知疲倦的,实际上由于他们一般年岁较高,身体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病。这里可不是要谈锻炼身体的法门。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著名医生洪昭光的劝告,别的我记不住,反正黑木耳的销量应该感谢他的宣传,据说对心血管类疾病很有效。领导的身体对领导的行为有重大影响,一般而言多病的领导常常给人以不安全感,让员工怀疑他的工作能力--不仅仅是身体的能力,还包括大脑思维的能力。一个让人怀疑的领导在怀疑的开始,他的领导基础就动摇了--这是不可否认的!

更为重要的是世界在一个病夫的眼里是不一样的。长期受疾病折磨的人,很难有健康的人格,他们会用一种灰暗的眼光看这个世界。疾病不仅仅会毁坏他们的身体,也会吞噬他们的理性。对他人的嫉妒、怀疑、偏执,或是软弱、无原则退让,昏聩错误的决定等等,都是源于他们的世界已经与正常人的世界已经不一样了。

让我们来看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几位风云人物的例子,他们左右世界,却无一例外受着疾病的困扰。我相信他们都是意志坚强的人中龙凤,但是在他们的行为中依然能看出疾病的影子。

1939年,英国首相张伯伦签署恶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时,严重的肠癌已扩散到他的中枢神经,根据医生的判断,他的大脑已严重受损,身体也无法支撑他进行有任何实际意义的谈判。这或许有寻找借口的嫌疑,但是长途跋涉的张伯伦到达谈判桌前身体的虚弱却是千真万确的。

1941年,希特勒出现了心脏机能不全。第二年,伴随偏头痛和高血压,希特勒出现了记忆丧失。而在第三帝国衰落之际,希特勒的帕金森综合症已经十分严重,手臂颤抖,行动不能控制。相对于身体疾病,他的心理疾病的影响似乎更加隐蔽和严重。

根据亨利穆雷博士,一位哈佛大学著名的性格分析专家写于1943年的报告,希特勒犯有神经衰弱、歇斯底里、偏执狂、精神分裂、无限自我贬低、变态报复、强迫症、自我毁灭和梅毒恐惧症等多种心理疾病,他甚至担心与女人接触会污染他的血液。这样一个病夫统治下的德国,做出那些令人发指的暴行,疯狂挑衅人类的道德底线,一点也不奇怪。报告预言如果德国战败,希特勒会选择躲到地下掩体里,以一种戏剧化的方式开枪自杀。他的预言神奇地变成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