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东方 都市 西方 武侠 架空 科幻 网游 悬疑 古代 幻想 都市 总裁 青春 唯美 文学 经典 经管 生活 婚姻 科普 纪实 亲子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首页

第一章 世界眼中的中国陶瓷(1 / 3)

1、中国——China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英文名字是“China”,它的另一个含义是瓷器。在古代,外国人称中国为“瓷器之国”。

在东汉时期,古人就在昌南(现在的景德镇)建造窑坊,烧制陶瓷。到了唐朝,由于昌南土质好,先人们又吸收了南方青瓷和北方白瓷的优点创制出一种青白瓷。青白瓷晶莹滋润,有假玉器的美称,因而远近闻名,并大量出口欧洲。

十八世纪以前,欧洲人还不会制造瓷器,因此中国特别是昌南镇的精美瓷器很受欢迎。在欧洲,昌南镇瓷器是十分受人珍爱的贵重物品,人们以能获得一件昌南镇瓷器为荣。就这样欧洲人就以“昌南”作为瓷器(china)和生产瓷器的“中国”(China)的代称,久而久之,欧洲人就把昌南的本意忘却了,只记得它是“瓷器”,即“中国”了。

西方瓷器原本是从中国输入的。明朝的时候,大批的中国瓷器产品就开始输往西方世界。波斯人称中国的瓷器为chini,欧洲商人在波斯购买中国瓷器也同时把一词带回了西方。后来,他们又把chini改为china,并且把生产china的中国也一并称为China。欧美人谈到China的时候,往往联想到China(中国)是china(瓷器)之乡。 China一词也随着中国瓷器在英国及欧洲大陆的广泛传播,转而成为瓷器的代名词,使得“中国”与“瓷器”成为密不可分的双关语。

2、世界陶瓷风

十七世纪时,西欧皇室和宫廷开始兴起收藏中国瓷器之风。现藏德国卡赛尔(Keisel)郎德博物馆的一件青瓷碗,上有卡泽伦博格伯爵的纹章图案,是现存欧洲最早有年代标识的明朝瓷器,几百年来一直是黑森家族的传家宝。葡萄牙开辟新航路之后,瓷器也成欧洲社会最珍贵的礼物。瓦斯伽·达·伽马、阿尔曼达都曾以瓷器博取葡王曼纽埃尔一世的欢心。现存里斯本科特斯陈列馆(Jose Cortes)中印有曼纽埃尔一世(1469-1521)纹章的青花执壶,是中国最早为西欧特殊订货制造的外外销瓷。正德、嘉靖年间,这类订货大多经葡萄牙贩往欧洲。1604年荷兰人洗劫了装载瓷器返回欧洲的葡萄牙大帆船圣·卡特林号(Santa Caterina),将这批中国瓷器取名Kraaksporeleint,运往阿姆斯特丹拍卖,法国国王亨利四世、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也参与购买,于是中国陶瓷的影响在欧洲不胫而走。

发端于十七世纪末,延续至十八世纪末叶的欧洲洛可可式(Rococo)艺术风格,以生动、优美、轻倩、自然为特色,其倡导的艺术作风与中国艺术风格中的精致、柔和纤巧和幽雅殊途同归。洛可可风格盛行于法国,法国人对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尤为偏爱。那时法国正是欧洲文艺、美术、戏剧、礼节、服饰、装潢仿效的中心,所以具有“中国风格”的物品流传整个欧洲社会。

瓷器初入欧洲,法国人用当时社会流行的小说《牧羊女爱丝坦莱》中的男主人公赛拉同(Celadon)来称呼青瓷。法王路易十四命令首相马扎兰创办中国公司,到广东订造标有法国甲胄纹章的瓷器,凡尔赛宫内列有专室收藏中国陶瓷;而十七世纪的英国人直接用“中国货”(Chinaware)指称来自中国的瓷器。英国女王玛丽二世也醉心华瓷,在宫内专门设置许多玻璃橱以陈列各式瓷器。于是英国社会以华瓷装饰和日用的风气便流行起来,瓷器渐成客厅和内室必不可少的陈设。

3、外国博物馆收藏的中国陶瓷

陶瓷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世界各国的制瓷技术多是从中国传入的。中国瓷器在世界上有巨大影响。因为各种原因,很多中国陶瓷被外国博物馆所收藏。

(1)亚洲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内设有“东洋馆”,整个二楼五个展室都陈列中国古代美术,其中不少是陶瓷,从原始彩陶到唐宋以后的陶瓷等,应有尽有。比如,该馆珍藏一件中国浙江烧制的“天鸡壶”。“天鸡壶”是中国古代流行的一种泡茶用壶,其嘴呈鸡头状,故称为鸡头壶。

值得一提的是,东京国立博物馆于1975年6~7月举办了“日本出土的中国陶瓷”特别展览。这次展览是把日本出土的中国陶瓷,不仅是完整的器物,也包括陶片,从全国搜集,把资料性较强的遗物汇集到展览厅,以供一般鉴赏。这次展览引起极大的轰动。其中主要有越窑、龙泉窑的青瓷、景德镇的青白瓷、白瓷、建窑天目(黑釉)瓷等。据1985年统计,日本全国在近800处遗址中发现了中国陶瓷。

东京、京都、奈良等日本国立博物馆中都陈列着大量的龙泉青瓷。龙泉青瓷始于五代,盛于宋朝,1000多年来,它一直以端庄浑朴的造型,青翠晶莹的釉色著称于世,被人们誉为瓷中瑰宝。明代,著名的龙泉青瓷匠师顾仕成主持烧造的青瓷,铭记有“顾氏”二字,其中有一件直径约4寸5分的瓷碗,珍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

日本福山城博物馆于1989年11月集中日本各地所藏中国古陶瓷70件与观众见面。

日本奈良市的法隆寺珍藏了唐代越州窑的四耳青瓷药壶,高8寸7分,直径4寸5分,曾为天皇所使用。当这一稀罕的宝物在1939年于奈良市博物馆公开陈列时,前往参观的人群如山如海。

伊朗:阿德比尔神庙在伊朗古都大不里士以东的阿德比尔镇。1611年曾将珍贵的1600多件中国陶瓷献给神庙,现归德黑兰考古博物馆收藏的,仍有8O5件。藏品中有南宋、元龙泉瓷、南方白瓷、景德镇印花白釉小足器、蓝、黄、酱釉及元明时期青花瓷、五彩瓷等。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的一个海滨城市,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终点站。该市的托普卡皮·萨莱博物馆收藏的陶瓷约1万件。其中大部分是中国产的,仅浙江龙泉青瓷就有1300件(包括宋、元、清)。其中碟子、碗等器皿质量极优,也有大型梅瓶式的罐。青瓷以外元明瓷器约26O0件,清代的瓷器约4000件。完整的元代青花瓷器在世界上为数不多,据说总共不过200件左右,但仅在这里就集中了8O余件。元代的青花瓷是在美丽的白瓷大盘和大碗上用奔放的笔调画出菊、牡丹等花卉,或画出松、竹等植物以及山水、人物等,再巧妙地配上一些龙凤等动物图形,特别是许多龙泉大盘,盘的中央浅雕着花草云龙,既大方又端庄,确具魅力。这样的大盘,一只就价值连城。还有不少从中国输入的瓷器,土耳其的工艺师们使用镶嵌方法镶入黄金和宝石,制成华丽的装饰纹样,把瓷器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姿。该博物馆已成为世界上收藏中国元代完整的青花瓷最多的一个博物馆。

菲律宾:菲律宾人历来珍视中国瓷器,平常将瓷器埋在地下,节日才取出一用,用后又再深埋地下。发掘品因此很多是完整的,10年来出土了大约4万件瓷器,分储于桑托斯、洛克辛和罗伯特·维拉诺克三个收藏馆。出土瓷器有越窑系刻花青瓷、龙泉窑刻花五管瓶、梅瓶、福建泉州、德化的刻花青白瓷、青白褐斑瓷以及福建地区黑瓷。元代瓷器出土数量最多,主要是景德镇产品,有青白、青花、釉里红等品种。

相关小说

公共政策研究导论 科普 / 全本
公共政策研究导论
黄维民,冯振东
28万字2018-12-22
易经与人生的大智慧 科普 / 全本
易经与人生的大智慧
孙三宝
本书作者从易经的每一卦中挖掘出来若干感悟,阐述了64个实用而精妙的人生大智慧,让读者在解读易经的同时,走向人生的成功。
21万字2018-12-20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自然灾害 科普 / 全本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自然灾害
÷õ
本书由作者梅玫编著的《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自然灾害》。
15万字2020-07-15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德国社会民主党 科普 / 连载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德国社会民主党
曹长盛主编
23万字2019-01-04
中国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科普 / 连载
中国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朱启臻
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近些年来受到学术界和实践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成为中国农业应对加入WTO挑战的重要措施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1999年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正式立项,把“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战略与模式研究”列为研究项目。本书从乡村建设运动开始,纵向考察了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及其经验教训,同时横向考察了近些年各地对农民职业技术教育
24万字2019-01-04
华光礁Ⅰ号沉船遗珍 科普 / 连载
华光礁Ⅰ号沉船遗珍
山西博物院,海南省博物馆编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西沙华光礁1号沉船出土的文物以及出土的过程,反映了唐宋以来中国人开拓海上丝绸之路南海海域部分的商道情况,以及反映了当时中国和海外的频繁交往以及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5万字2018-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