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东方 都市 西方 武侠 架空 科幻 网游 悬疑 古代 幻想 都市 总裁 青春 唯美 文学 经典 经管 生活 婚姻 科普 纪实 亲子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首页

激活我们的诗情(1 / 3)

泰戈尔说:“歌声在空中感到无限,图画在地上感到无限。诗呢?无论在空中,在地上都是如此。因为诗的语句含有能走动的意义与能飞翔的音乐。”法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可以说,我们的生活是充满着诗的生活,我们青年学生的时代更是诗的时代。因为我们拥有青春,青春是充满着歌声和图画的,青春是和诗连在一起的,或者可以说,青春就是诗,诗就是青春。那就让我们一起吟诵青春,吟诵诗歌。

写作导引

青春是美丽的,青春是多彩的,青春是多情的,青春属于我们青年学生。青年学生热情奔放,富于幻想,喜欢朗诵诗、鉴赏诗,品味独特的意境,感受真挚的情感;也喜欢学习写诗,用诗来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展示丰富的想像力。可以说——

高中生活是诗的生活

同学们一定会说,高中生活如此艰苦,哪来诗意?高中三年的生活,既是快乐的,又是艰苦的。快乐中有艰苦,艰苦中又有快乐,是人生最宝贵、最难忘的时光,于是就会有“诗”。有些同学可以将“诗”抒发出来,有些同学可将“诗”藏在心中。总之,高中三年的生活是“诗”一样的生活,写出来和未写出来的,都是诗。

2002年全国高考语文卷的作文题是:请在阅读一段材料后,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成都商报》2002年7月19日,以《满分作文 先睹为快》为题,在第1版发表了满分作文一篇,是一首诗:《选择》。两天后才得知,这首诗的作者是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毛敏同学。她告诉记者:“以前自己从未写过一首诗”,在考试时,“刹那间,有了一个特别的想法”,于是就写出下面这首诗:

选 择

如果我是一片云,

我会放弃高高在上,

我选择化作一滴滴小雨飘落人间。

你要问我为什么,

请看看那些郁郁葱葱的生命,

那,就是我的答案。

如果我是一支河流,

我会放弃奔流到海,

我选择化为甘泉流入麦田。

你要问我为什么,

请听听农民伯伯喜悦的笑声,

那,就是我的答案。

如果我是一株灵芝,

我会放弃长命百岁,

我选择化为一滴滴药汤灌入人口中。

你要问我为什么,

请看看那位康复病人的笑脸,

那,就是我的答案。

如果我是一块矿石,

我会放弃平静安逸,

我选择熔入炉中化为滚烫的钢水。

你要问我为什么,

请看看那一座座的高楼大厦,

那,就是我的答案。

如果我是一只白鸽,

我会放弃自由嬉戏,

我选择永不停息地把橄榄枝衔到

战争的国度。

你要问我为什么,

请看看那些饱受战争痛苦的儿童

正在快乐地玩耍,

那,就是我的答案。

人生,是一道永远做不完的选择题,

向前?向后?往左?往右?

如果你已迷失方向,瞧瞧你心灵中

的真、善、美吧,

那,就是你的答案。

这首诗,生动地告诉我们:高中的生活是诗的生活。一旦时机成熟,灵感激发,就会将藏在心中的诗抒发出来。我们也从中懂得一个道理:情感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和原动力,创作诗歌,必须——

诗歌是激情的产物,别林斯基说过:“感情,是诗歌天性的最主要动力之一。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那么,如何激活我们的诗情呢?

第一条途径是从社会寻找诗情。我们应当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深入体会时代的精神。只有和时代脉搏同跳、和时代精神共振的情感,才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课文“吟诵青春”板块所选的诗歌就是不同时代青年情感的尽情抒发,体现了特定时代青年强烈的责任感、高度的使命感和深切的忧患感,跳动着时代的脉搏,体现了时代精神。

第二条途径是从人生寻找诗情。我们平凡的生活中,粗粗看去,似乎波澜不惊,了无诗意。然而只要你热爱生活,努力追求生活的美,你便会发现生活中充满诗情和诗意:婴儿甜美的笑容,老人佝偻的脊背,父母殷切的叮咛,老师谆谆的教诲,惜别时默默的挥手,相聚时无语的凝视……这些生活中富有意义或趣味的形象,这些生活中平常然而真诚的感情,通过提炼、升华并描绘出来,表达出来,便成为诗中的意象,成为诗歌的情感。

第三条途径是从自然这一本“打开的大书”中寻找诗情。大自然丰富多彩,有声有色,有形有相,以其感觉的诗意的光辉向着整个的人类微笑。草木山水,日月星云,飞鸟鸣虫,都可以触发起同学们的诗情。

生活中到处有诗,就看你的眼睛有没有发现,你的心灵有没有感悟。有了诗情,也在鉴赏诗歌中受到熏陶,积累了诗的知识,然而真正写起诗来,还得具备点——

写诗的必要能力与技巧

写诗,首先要选好抒发感情的载体——意象。所谓“意象”,通俗地说就是附着了诗人情感和思想的景物或形象,换句话说,就是诗中的那些景物和形象已经打上了诗人的情感思想烙印,读者往往通过诗中的意象,来理解诗人所要抒发的情感。如《沁园春·长沙》上片,一组意象让我们体会到诗人热爱大好河山的情怀,让我们理解诗人为什么要问谁来主宰苍茫大地。《相信未来》一诗中,诗人用“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等众多意象暗示着自己的生存环境:物质匮乏,思想压抑。《让我们一起奔腾吧》这首朦胧诗,更是借助一组组意象来揭示诗人的情感和理想。初学写诗,可以选择真正触动过自己的景和物为主要题材,提炼概括为平凡而富有特征的意象。

写诗,还要学会恰当地运用想像和联想。想像,是诗人外化内心情感思想的重要手段;联想,又是诗人拓展思维时空的基本方式。一首好诗中新颖独特的立意,意味隽永的意象,可堪吟咏的佳句,都源于作者丰富的想像力和联想力。有了想像力,才能创造出生动的形象;有了联想力,才能丰富形象和意境。如有一位同学写的《露》,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借助想像和联想,描绘出一个具有高洁情怀和追求美的理想的艺术形象——“露”。这颗露珠在“草叶尖上”,在“花心里”,可见“露”是平凡人的化身。她又甘愿在平凡位置上默默无闻,“自生又自灭”,不自我炫耀,甘为“一滴纯洁的甘露”。虽然“很少人注意”她,她却“不抱怨”,仍然追求美好的理想,创造美好的未来。这首诗抓住露珠的特征,又借想像描绘形象,从而刻画出鲜明生动的意象,抒发了高洁向上的情怀,合情合理。合情合理,是想像中十分重要的一点。

写诗,还要注意诗歌语言的精练,注意采用多样的表现手法,如比兴、夸张、拟人、象征、反复等。精练,就是用简洁的话语表达丰富的内容。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增强感染力。如“当炉台上布满了蜘蛛网”,这不像诗的语言,而“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就是诗的语言。

写诗,还应当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注意分段、分行,做到大体整齐、押韵。诗歌创作,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分段分行,有规律地重复。初学写诗,当然是写新诗。新诗没有固定的格式,每句字数不等,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但要求大体整齐。根据新诗的长短,可以分成若干段,首尾要照应,诗句分行排列,每行诗句的音节大体整齐。段与行都可以有规律地运用反复叠唱的手法。在诗行中的一定位置上,诗行末尾的字要求押韵,并在全诗有规律地反复再现,这样才能形成诗的鲜明节奏和韵律,显示出诗歌的音乐美。

题目一:诉说喜乐与烦恼——给父母亲的一封信

“写作实践”中的第一题,要求同学们在学习杨子的《十八岁和其他》以后,能够反过来,给自己的父母写封信,把父母当做自己的人生知己,向他们诉说自己的喜乐与烦恼。这实际上是与父母的一次平等的对话交流。

同学们虽然刚进高中,但在对待学习成绩、交友、上网、参加社会活动等方面都有自己的思考和认识,与父母的认识和态度往往存在明显的差异。与父母进行对话交流,首先要有两点思考。一是对自己有比较清醒的客观认识,对有关问题有自己的思考。二是对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看法有所了解和理解,清楚父母与自己认识上的差别。同时,应当把父母当做知己,尽情地诉说。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诉说。一是通常写法,表达对父母养育和培养之恩的感谢,对父母对自己的希望和要求表示理解,并检讨自己原有的幼稚和失误,希望父母能继续关心教育自己。二是表达对父母关心自己爱护自己、对自己某些做法采取宽容或理解表示感谢,同时就与父母有分歧的某一具体问题(如学习成绩、交友等),谈自己的认识,谈对父母认识的意见,希望父母能从当今青年特点出发,理解自己,相信自己。三是就曾发生过的某些问题直接表明自己的看法,检查自己的不足与幼稚之处,并对自己的发展作出预测,以求得父母对自己的理解,消除隔阂,真正关心和支持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做法,成为自己发展道路上的朋友。以上几点,可以就一点来写,也可以综合起来写。

写作本文,还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语言、语气,既要符合知己者之间的交流语言,也应该含有对父母的尊敬,不能说不适当的话。二是注意符合书信的格式:一要顶格写好称谓;二要另起一行空两格写好问候语;三要注意正文的条理;四要按格式写好祝颂语;五要按格式写上署名和时间。

题目二:以“长大”为题写散文诗

第二道题是用传统方式命的题,限制很严。

首先,以“长大”为题,所写的内容要能反映一个过程,即由小到大的成长过程。“长大”是与小时候相比较而体现出来的。对待事情,处理事情,儿时的思考和对待方式往往是幼稚的,在别人看来可能是滑稽可笑的,长大到今天的我们回头看看想想,也会有与别人同样的感受。如果再让我们处理当年的事情,我们将会以现代青年的思维方式来对待它。所以,文章要有过程的反映,要用对比来突出“长大”,来显示青春的价值。

其次,题目中要求“选一幅你最喜欢的儿时照片,面对照片”,引出往事。其实,这个要求既是限制,又是启发,能帮助我们打开思路,构思全文。选出来的照片,一定是有故事的照片,一定是与日后长大有关联的照片。当然,这道题目对于一部分同学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由于环境、条件的原因,有些同学在儿时并没有留下许多照片,甚至有人除了小学、初中的毕业照片,没有其他照片。这个难题解决起来并不难。因为照片有有形的照片,还有无形的照片。只要是有意义的故事,这一张照片一定会清晰地镶嵌在我们的脑海里,一有触发,便会历历在目。

我们有长大到今天的青春,我们还有许多孕育青春的昨天的故事,一定能写好这一篇作文。

题目三:青春有约,志存高远

童话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用纯真编织的;青春的诗篇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它用纯情写成的。童话、青春的诗篇之所以有价值,那是在于它们很有可能照亮作者的一生。所以,我们要适时地记录下青少年时期的思考、追求,从小就要在心中竖起毕生为之奋斗的灯塔。食指在极其贫困的处境下,执著地写下“相信未来”,这是在反常年代的难能可贵的正常思考。我们这一代人,在正常的年代更应当有正常的思维。你打算用什么为纸,用什么作笔,用什么当色彩,在什么地方写下“相信未来”,写下你的人生追求?

理想、梦想,是青年的特权,没有理想、梦想,青春便黯然失色;诗歌、舞蹈,是青年的专利,没有歌声、舞姿,青春便不复存在。年轻的朋友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你的诗行,写出你的追求,写出你的青春。也许,文字是稚嫩的,但情感是真挚的,志向是高远的。

喝彩与诊断

一、点评示例

蓝色的青春

青春是真诚的,青春是纯洁的;青春是跳跃的,青春是阳光灿烂的。青春,还带有一丝这个季节特有的朦胧伤感,连青春的我们也说不清它从何处来。于是,调制出一种青春的颜色——蓝色。

蓝色的青春,也许你感觉淡淡的,就像刚喝完茶。但这茶要靠青春的你用心去细细品味,品出一种纯真的清气,袅袅不绝地飘绕在你周围;茶中自然还带有一丝苦涩。当你向着阳光,感受这些时,你品出青春的滋味吗?

点评栏

“蓝色的青春”显得非常新颖。

当我们渐渐长大,走进青春,就开始用稚嫩的眼光去观察和感受这个蓝色的季节,试图悟出一些什么,去诠释我们青春的心灵。是的,年轻的我们是充满诗意与幻想的,不经意间,我们找寻到青春的灿烂与灰暗,快乐与忧伤,从中感悟青春、生命、人生,领悟生活中的真谛。这就是我们的“青春感悟”,后面蕴藏着属于我们自己的青春财富。

青春的灿烂、快乐给人以美感,青春的灰暗与忧伤同样也会给人美感——另类美感。这里为蓝色的青春作铺垫。

我们开始发现自己,面对自己,透视自己,欣赏自己,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在自己真实的心灵中徜徉、徘徊。同时,我们开始关注身边,渴望友情。酸、甜、苦、辣,交友的滋味有点复杂,说不清道不明。因为我们还不懂“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境界,还不明白真正的朋友是少之又少的,一旦寻到,是一辈子的财富,是一生中最美丽的回忆。于是,拥有许多朋友的我们迷茫了,只能用笔诉说心中的困惑与感叹。

蓝色的青春写出了真实的青春。

异性却难成好友。因为大人们总是用“早恋”蛮横地把我们隔开。

青春的我们是叛逆的,我们只能在纸上挥洒和宣泄心中的抵抗情绪。

我们知道自己头脑清醒,怎会轻易跌入泥潭不能自拔?于是,在主题为青春的“蓝调”中,有一个乐章就叫“青苹果情结”。

交异性朋友不能等同于“早恋”,应该相信青年人是有理智的。

我们会用亲历过的经验真诚地忠告在迷惑中彷徨的同龄人;我们会用笔填平“代沟”,告诉父母,我们一直感受着他们的关爱;我们能从学习的辛苦中体会到奋斗的快乐;我们能用心中的笔记录青春,写下一篇篇略带伤感的文章。

淡淡的清香从书页中弥散开来,一颗颗真诚的心正和你诉说着青春的心情。望着蓝莹莹的天,品味一下蓝色的心情——蓝调青春,真好!

用自己的经验忠告同龄人;填平“代沟”,感受关爱;在辛苦中找快乐;写下略带伤感的文章:所有这一切,把青春染成了蓝色。

“总评” 提到青春,人们大多歌而颂之,从正面说出她的万般好处来。本文一反常态,把一个现实生活中真实的青春摆在了我们的面前:青春是真诚的,纯洁的,跳跃的,阳光灿烂的,然而这个季节也有它独具的朦胧伤感。正因为如此,作者为青春着上了蓝色调,让我们感受到了青春另一种色调的美丽。真情实感把蓝调青春描绘得真好。

校园晨曲

江苏 杨 文

当昆虫还在为夜的宁静而歌唱,

当星光还在为夜的神秘而忽闪,

当花草还深吮着甘露的蜜甜,

当大地正徜徉在梦的疆场,

校园里却奏起了美妙的乐章。

似轻轻按下琴键,

似缓缓拨动琴弦,

又像舞女悠闲的脚步点点,

诗人正在溪畔盘桓。

这是杯的敲打,盆的相撞,

这是池的拍击,水的流淌;

君不闻

“丁冬——”“沙沙——”声中,

传来轻轻的一阵阵读书声响。

突然,“叮铃铃铃——”惊醒空间,

似银瓶乍破,铁骑飒爽。

校园一下子睁开双眼,

欢呼着丁丁冬冬的碰撞,

拥抱哗哗哗哗的流淌。

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奏响,

刚才的交响乐流向宽阔的操场。

莘莘学子,就这样,

踏着美妙的旋律一天天成长,

踏着彩色的音符

走向祖国四面八方。

点评栏

抓住夜的特征,运用拟人手法进行描写,衬托出校园之早。

用一连串比喻,生动描绘了学生起身的声音,突出了音乐美,想像丰富。

直接描写,点明乐声由来。

写起身铃响起后的校园晨景,感情热烈,节奏欢快。

相关小说

公共政策研究导论 科普 / 全本
公共政策研究导论
黄维民,冯振东
28万字2018-12-22
易经与人生的大智慧 科普 / 全本
易经与人生的大智慧
孙三宝
本书作者从易经的每一卦中挖掘出来若干感悟,阐述了64个实用而精妙的人生大智慧,让读者在解读易经的同时,走向人生的成功。
21万字2018-12-20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自然灾害 科普 / 全本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自然灾害
÷õ
本书由作者梅玫编著的《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自然灾害》。
15万字2020-07-15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德国社会民主党 科普 / 连载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德国社会民主党
曹长盛主编
23万字2019-01-04
中国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科普 / 连载
中国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朱启臻
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近些年来受到学术界和实践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成为中国农业应对加入WTO挑战的重要措施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1999年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正式立项,把“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战略与模式研究”列为研究项目。本书从乡村建设运动开始,纵向考察了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及其经验教训,同时横向考察了近些年各地对农民职业技术教育
24万字2019-01-04
华光礁Ⅰ号沉船遗珍 科普 / 连载
华光礁Ⅰ号沉船遗珍
山西博物院,海南省博物馆编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西沙华光礁1号沉船出土的文物以及出土的过程,反映了唐宋以来中国人开拓海上丝绸之路南海海域部分的商道情况,以及反映了当时中国和海外的频繁交往以及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5万字2018-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