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东方 都市 西方 武侠 架空 科幻 网游 悬疑 古代 幻想 都市 总裁 青春 唯美 文学 经典 经管 生活 婚姻 科普 纪实 亲子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首页

第三十二章 莫说苍天无报应(1 / 3)

“你们要到哪里去?”扫帚僧问。

张禧说:“我们去一趟天印山。”

喜英说:“二位施主那就去吧。”

张禧说:“咱们就此别过啦!”

“不要再说了,前头就是天印山。”张祉叫了一声。

二人策马前行。

“天印山到了。”张禧说了一句,一起下马。

张祉爬上天印山峰,登高俯瞰,不禁长叹:“环境宜人,山势起伏,气像万千。”

不远处走着妙哉和曾国荃等一伙人,一边走,一边感叹:“把坟安在此地,再好不过焉!”

曾国荃听了,上前几步询问:“这个地方好在何处?请小师父明示!”妙哉指着天印山饶有兴致地说:“此处风水极好,堪称龙地。”

“不成呀!天印山已埋葬过洪秀全。”曾国荃坚定地说。

妙哉叹了一口气说:“可惜呀,你看岳麓山脉,绵延七十二峰,逶迤八百余里。还愁没有好地方吗?”

曾国荃听了,面带笑容,催促说:“过几天,咱们就去看看,请小师父一定要帮助找一块风水宝地。”

“本尼姑乐善好施,有求必应,请大人放心好啦!”妙哉说着,神秘一笑。容闳上前一步问:“小师父,回恒山后,请向妙婵师父问好!”

“请放心,此意一定捎到!”妙哉说了一句,仔细地瞧了几眼容闳。“谢谢!”容闳说了一句,与曾国荃一起走了。

“后会有期!”妙哉说了一句,目送容闳与曾国藩远去,才沿路慢走。

御妹一拉妙哉的手说:“别瞧了,容闳现在可是大清朝的红人。”

“容闳?”妙哉先是一惊,又接着问,“御妹,听说这个容闳曾经想扶持太平天国呀!可有此事?”

“一点儿不假。”御妹侃侃而谈,“1860年,容先生到了天京,向洪仁玕提出了七项新政建议。小天王一看是个人才,热情款待。容先生书生意气,在天京调查了几天,认为太平天国全不足恃,拒绝留下,正巧被僧格林沁抓获,要把容闳以通匪之罪杀掉,被婵娟姐救了下来。”

“噢,原来还有这么一段奇缘!”妙哉惊讶地感叹了一句,又接着说,“不知妙婵姐姐今在何方。”

一团阴云笼罩着天峰岭。

嵩山派掌门和华山派掌门一边气冲冲地迈步上山,一边大声嚷嚷:“妙婵,你贪图红尘还算什么佛家弟子?”

萧婵娟严肃地说:“二位前辈,国家民族面临灭亡的危险,我们不能只打坐念经。贫尼实业救国,扶危济困,并不违反佛旨。耿耿此心,可质天日!”

“不要胡扯!”嵩山派掌门怒目而视,咄咄逼人。

“老前辈不要动怒,有理请慢慢交谈!”萧婵娟和蔼地说着,又轻轻走到柜子旁边,从柜子里拿出一壶恒山茶,自己先倒了一杯,然后又倒了一杯,一边递过去,一边小声问妙淑:“这些人还要干什么?”

“要你面壁十年。”妙淑气愤地回答了一句。

“他们要毁了我!”萧婵娟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握紧茶杯,只听“咔嚓”一声,茶杯碎了。碎玻璃扎破了萧婵娟的手,茶水和鲜血不断掉在地上。

“给我拿下!”华山派主持喊了一句,一伙人如狼似虎扑了上去。“我不还手!”萧婵娟说了一句,让一伙人押了起来。

“你好好想想吧!”嵩山派掌门说了一句,上了还元洞。一条小道上,走来一队人马。

一乘轿子里坐着满面春风的黄衣人,几个武僧紧紧贴在四周警戒着。萧婵娟迎上去,慢慢问道:“老前辈有何吩咐?”

黄衣人连忙跳下轿,扑上去,热泪盈眶,先把嵩山新掌门和华山新掌门支开,然后,与萧婵娟紧紧拥抱。

一伙看押萧婵娟的僧尼在不远的地方监视着。

“原来是您!”萧婵娟紧紧地抱住黄衣人,惊喜地说了一番话。黄衣人不断点头:“老衲记住了,请放心吧!”

一伙监视的僧尼听不清萧婵娟说了些什么,不断地叹气。

夕阳染红了荒郊,一棵棵翠松顶天立地。

黄衣人身材高大,体格魁伟,一双大眼,嵌在好看的高鼻梁两侧。皮肤虽然有点儿黑,仍然掩不住其英俊的轩昂气质。

一个武僧问:“师父,咱们该怎么办?”

黄衣人扭头对身后的人说:“皈依时,师父给你取的法名,意思就是告诉你,放下屠刀,改过自新。一言一动一念一忖,皆如人在旁,不敢放肆。在所供观音大士前,叩头流血,敬发誓愿。愿善念永存,善力精进,动即了善相随,静则一念不起,得到佛的加持。”

后边的人都点了点头。

黄衣人一边捋须,一边环视附近山岭,只见岩峦盘曲数百里,经霜的树林,层林尽染,不由剑眉一耸,自言自语道:“如果不打仗多好呀!”

“站住!”一个人在山崖上喊了一声,便跳了下来,挡住了去路。

此人三十左右,一双凸出的鹰眼睛,一张尖嘴,身材足有一米七八,脚蹬一双家做的布鞋,短褂长裤,一身当地村夫的打扮。

黄衣人立即止步,问:“老鹰头,什么意思?”

“别装糊涂了!”老鹰头说着进逼不放,眼睛一瞪大声问,“你到此地干什么?”

“访朋友。”黄衣人回答了一句,拔腿就走。

“别动!”老鹰头把手枪顶在黄衣人后心,冷笑说,“再动,叫你上西天!”萧婵娟飞起一脚,把老鹰头的手枪踢掉。“”的一声,手枪飞出两丈多远,落在了乱石滩上。

老鹰头一瞧,捡枪已经来不及了,“嗷嗷”的叫着,一式“饿虎捕食”,扑向萧婵娟。

萧婵娟并不进招,等老鹰头近到了身边,才将身一闪,把老鹰头背起来,狠狠向一块大石头摔去。

老鹰头身子在空中转了几个圈,双脚一踩大石头,跃上岩顶,不服地说:“小尼姑,你走着瞧!”便沿着一条山间小路,进了一家酒馆,头靠着椅背,大声喊:“来一盘烩猪肉,一块烤火腿,一份沙拉。”

“好嘞!”女老板答应了一声。

一个洋女人穿着一条花布连衣裙,头上戴着一顶无边软帽,简朴而雅致,腕戴玉手镯,坐在蒲安臣身边。

女老板知道不一般,便笑嘻嘻地献了一句殷勤话:“洋小姐,请稍等!”嘎拉哨与一枝花面对面坐着,一边饮酒,一边交谈。

不一会儿,饭菜端了上来。洋小姐依偎着蒲安臣坐着。

蒲安臣讨好地说:“可爱的小姐,请用!”

嘎拉哨看了一眼蒲安臣,也模仿着说:“小姐,请用!”一枝花端起酒杯喝了一点儿。

蒲安臣端起酒杯与洋小姐端起的酒杯轻轻碰了一下。

洋小姐文雅地尝了一些,微微一笑说:“太好吃啦!没想到,比起咱们英国的咖啡馆,我更喜欢这种地方!”

一枝花说:“俺也喜欢!”

嘎拉哨高兴地说:“如果你喜欢,我可以经常带你来!”

洋小姐饮着人头马酒,带着激动的神色微笑着,每当咽下一口美酒,仿佛便产生一种奇妙的快感。

一枝花说:“咱们也喝一喝那种酒吧!”嘎拉哨有点为难。楼门一开,绿牡丹匆匆走了进来。

“绿牡丹?她怎么来了?”嘎拉哨自言自语了一句,似乎有点儿不安。

“啊!你这个没良心的家伙,见到与你上过床的女人,不能装作不认识吧?你与她形影不离,如胶似漆,难道这个女人比我有魅力吗?你等着瞧吧,看我如何收拾你!”绿牡丹一边拉着嘎拉哨,一边大骂。

“亲爱的,听我解释好吗?”嘎拉哨一边往开拨绿牡丹的手,一边说。“我不听你解释。”绿牡丹气愤地说。

嘎拉哨挥出一个耳光,狠狠打在绿牡丹的脸上。

“啊!可耻的家伙,上帝啊,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多丢人啊!”绿牡丹爆发出一种极度的愤怒,双手捂着脸,气匆匆地往门口跑。

“一个贱货!”嘎拉哨一边骂,一边饮酒。

一枝花问:“嘎拉哨,你说曾国藩为啥给栗耀那么大的面子呢?”嘎拉哨微微一笑,神秘地讲了一段轶事:

星夜苍茫,轻风微吹。

胡府的一对大红灯笼高高悬挂着。

几个郎中从胡府出来,对栗耀说:“各种各样的药剂都用过了,但病情却丝毫未见好转。”

“各位都尽心尽力了,就看太子太保的天命焉!”栗耀一边送来自天南海北的郎中,一边感叹。

胡林翼面色惨白,上气不接下气,发出一阵阵痛苦的呻吟声:“朝廷之事,主少国危,又鲜哲辅,殊堪忧惧。”

官文劝说:“大人不要过分忧虑,保养好身体要紧呀!”

“事定之后,长揖而去,为山水云霞之人,此我辈之志,亦我辈之分。”胡林翼感叹着,悲观的情绪犹如千斤重担压在心头。

一缕轻风迎面吹来,柔和而湿润,里面杂着沃野的花草味和死人的血腥味。

栗耀走到胡林翼身边说:“大人,郎中都走了,请您回大厅坐吧!”“也好!”胡林翼答应了一声,在栗耀的搀扶下,回到了大厅。

屋子里弥漫着一股浓烈的汤药味。

胡林翼坐在病榻上,又咳出一口鲜血。

“大人,不要紧吧!”栗耀连忙询问。

“没什么!”胡林翼回答了一句,又接着问,“明天是初几啦?”“明天是十月初一。”栗耀回答了一声。

胡林翼用白绢手帕擦去嘴角上的鲜血,慢慢说:“贱病血稍止而咳有加,恢恢一榻,吾合容矣。”

“大人说到哪里去啦?您刚过五十岁,事业正兴,上天是不会让您离去的。”李续宜上前,说着宽心话。

“五十而知天命呀!”胡林翼轻轻地张了张嘴唇,微微地笑了笑,接着又是一阵急促的咳嗽,面如白纸,神如檀木。

栗耀看了一眼胡林翼,身体清瘦得只剩下一张皮和一把骨头,两个鼻孔开张着,不禁流下了眼泪。

官文说:“肃顺发下了上谕,以湘军攻占安庆之功赏加给大人太子太保衔,并给骑都尉世职。这个赏格比曾国藩的太子少保衔还要高一等。”

“命将休矣,要那些头衔还有何用?”胡林翼感叹了一句。

天空渐渐亮了,一道霞光射进大厅里,宛如一摊鲜血。

“我还能看几次日出日落呢?我是多么热爱这一切呀!”胡林翼惋惜地说了一句,干瘪的嘴角挤出一道道褶皱,手中紧握的上谕掉在了地上。

“大人,大人!”栗耀抱住胡林翼矮小的身体,大声叫着,“你醒一醒!”胡林翼的双眼,就像两盏正要熄灭的灯,慢慢地合上了,鲜血从嘴角涌出,双手停止了可怕的抽动。

“没想到,胡大人刚刚五十岁,走得这么快!”栗耀大声哭喊着。恭亲王走进来,宣读上谕。

“胡林翼秉性忠直,操守廉洁。在军中九年,赏罚严明,知人善任。克复武昌及沿江各府县,并调遣官军攻占九江,本年八月,攻占安庆,肃清皖省。朕念其忠国,懋著勤劳,方冀长资倚任,乃以务劳成疾,溘然长逝,实深悼惜。胡林翼著追赠总督,即照总督例恤,并入祀贤良寺。湖北及湖南原藉,建立祠。”

恭亲王宣读过上谕,又传圣旨,命栗耀立即到湖北按察使府上任。武昌城内的官绅面有悲哀之色,奔走相告,互相议论着。

“胡大帅在人格上可以说是非常完善的一个人,几乎没有多少可以让人挑剔的地方。”

“可以说胡林翼与曾国藩能力互补,在湘军中共同起着核心作用,谁也替代不了胡林翼在湘军中的作用和地位。”

“胡大帅一死,曾国藩失去了一位最值得信任的朋友和同僚,这不仅是湘军的一大损失,也是曾国藩个人的一大损失。”

嘎拉哨把故事讲诉了一段,端起了酒杯,饮了几口。

“哟,原来有这么一段轶事。”一枝花感叹了一句,又接着问,“听江湖上说,曾国荃请上恒山酒仙给自家看风水,要盖一座五福堂,有这一回事吗?”

“这是真的。不知曾国藩有什么反应呀?”嘎拉哨感叹了一声。一个龙卷风向江南卷去,愁云笼罩着大帅府。

曾国藩坐在椅子上饮着闷酒。

一伙钦差走来,传着上谕:“现在军机愈迫,着曾国藩即携事钦差大臣关防,统领所部各军,星夜出省,前赴山东,于北面择要驻扎。”

曾国藩接得上谕,相当惊恐,对朋友说:“此间自金陵克复,人以为渐入佳境,而不知仍处愁城,湘军锐气已消,功成意满。良者次第散去,留者骄横不检,杂以游勇、奸民,与居人积不相得,遂致台谏纠弹。而各军分布皖、江南北,亦皆强弩之末,暮气乘之。既虑一旦有警,无力应敌;又恐准绳全驰,不戢自焚。”

几个官员不知说什么好,只好呆呆地站在一旁。曾国藩叹了口气,又写奏章,上求朝廷。

“谕旨令国藩赴山东督剿,湘军既不可恃,淮勇虽属劲旅,而上下素不相习,未知能指麾如意否?直北隶望援,急如星火,而湘、淮皆无马队,黄河尚无战船,何能遂言战事?鄙人精力日颓,夏暑竟日困卧,不能治事,岂堪再膺艰巨?自当抗疏辞谢,但以闲散留营效力,以明尽瘁之义。”

然而,清廷没有批准曾国藩这一奏折。

曾国藩在南京拖了一个月时间,无奈上任。坐在案前又提笔给儿子写了一封家书。

纪泽儿:

此间,任赖固始窜至鄂境,郭又美二十三日在德安获胜。该递不得逞志于鄂,势必仍回河南。张逆入秦,已奏派霆鲍援秦,本月当可起程。惟该逆有至汉中过年,明春入蜀之说,不知鲍将军追赶得及否。

涤生手示

同治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曾国藩揉了揉水肿的眼,在笔记本子上写下了几句在他心中积之已久的话,又对胡林翼进行了概括:“赤心以忧国,小心以事朋,苦心以护将,天下乃复有似斯人者哉!”

曾国藩写完,大叫:“官文,快把信送到湖南。”容闳说:“大帅,官文大人已调署直隶总督。”曾国藩叹了一口气,又说:“你派人送去好了。”

江水长吟,白鹭高飞。酒仙与曾国荃一边走,一边谈。

酒仙对曾国荃说:“五福堂的前面最好有一片空地,风水称之为‘明堂’,明堂最宜有水,水最好与明堂构成弯曲环抱之态,或者在外汇成一片池塘,中国的大地形西高东低,因此,风水上称好的水流要西北来,东南去,水流来处宜开阔,小流去处宜闭锁。南方平川多水,风水上称之为‘平洋’,在平洋地带,打水格外重视。水流的去处往往建一座塔,可谓风水境,使水流的去势看上去不会太急,并有聚气的效果,而不使外泄。”

曾国荃一边点头,一边说:“一切听先生的安排。”

“宁静、柔和的水面才是上上之选。如果水流符合了宁静、柔和的特征,那么,再与周边的环境协调起来,感觉上使人有依恋、流连的回味,也就是风水之上所谓的‘有情水局’。这一点儿不能马虎。”酒仙停了一会儿,又接着说,“水流不宜笔直无碍,要迂回曲折,尤其在水流的出口处要有山石叠障,绿树掩映,让人感觉频频回首。”

“先生所言极是,兄长有时也这么讲。”曾国荃感叹着,吩咐家人送先生一千两白银。

酒仙说:“要近日开工。”

曾国荃说:“明天就开始盖五福堂。”

“不知曾大帅同意此事吗?”酒仙问了一句。

“不知道。”曾国荃叹了一口气,不禁向北望去。一场急风暴雨泼洒在大帅府上。

“闷死我也!”曾国藩大叫着,让人把窗户推开。

窗前,一棵半死不活的老槐树在冷雨狂风中无力地颤抖着。一名戈什哈向曾国藩报告说:“张宗禹欲图河南!”

曾国藩听了,策马登山,瞻眄形势,自信地说:“林寨清野,如在釜底,张贼虽强,不时平也。”

戈什哈说:“大帅高见!”

“哈哈哈!”曾国藩大笑着,与部下一起纵马,到了长江边,看见两艘洋船,鼓轮西上,迅如奔马,疾如飘风。不禁脸色大变,一句话也没说,勒马回营,中途呕血,多次几乎堕于马下。

“大帅,您说这些洋人怎么这么贪心呢?”容闳问。

曾国藩辄摇手闭目,神色不怡,无可奈何地说:“胡林翼曾经说过,此非吾辈所能知也!”

“那倒也是。”容闳说着,无可奈何地退到了一旁。

“朝气、锐气、正气,这三气能表现在你的身上,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希望。”曾国藩看了一眼容闳,深情地说。

“是呀!我们朝廷里就缺这个,只有暮气、死气。”容闳也感叹了一句。

“不能乱说!”曾国藩不高兴地打断容闳的话题,说:“走,开会去!”一株株树低着头,枯萎的树叶被风吹雨打,散落一地。

大帐内,坐着许多将领。

曾国藩的眼睛发痛,坐在一把交椅上,脸色憔悴,有气无力地主持着军事会议:“诸位,请静一静。如今国库空虚,霆军全部裁撤!”

刘松山说:“这十四个营的兵力再裁撤,让谁去进攻回民起义呢?国库再空虚,也不能拖延军费呀!”

杨开俊叫着:“解决新疆问题,也迫在眉捷呀!”

曾国藩咳了咳,捂住胸口,吃力地说:“别吵了,军令如山,立即照办!”

相关小说

公共政策研究导论 科普 / 全本
公共政策研究导论
黄维民,冯振东
28万字2018-12-22
易经与人生的大智慧 科普 / 全本
易经与人生的大智慧
孙三宝
本书作者从易经的每一卦中挖掘出来若干感悟,阐述了64个实用而精妙的人生大智慧,让读者在解读易经的同时,走向人生的成功。
21万字2018-12-20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自然灾害 科普 / 全本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自然灾害
÷õ
本书由作者梅玫编著的《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自然灾害》。
15万字2020-07-15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德国社会民主党 科普 / 连载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德国社会民主党
曹长盛主编
23万字2019-01-04
中国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科普 / 连载
中国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朱启臻
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近些年来受到学术界和实践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成为中国农业应对加入WTO挑战的重要措施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1999年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正式立项,把“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战略与模式研究”列为研究项目。本书从乡村建设运动开始,纵向考察了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及其经验教训,同时横向考察了近些年各地对农民职业技术教育
24万字2019-01-04
华光礁Ⅰ号沉船遗珍 科普 / 连载
华光礁Ⅰ号沉船遗珍
山西博物院,海南省博物馆编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西沙华光礁1号沉船出土的文物以及出土的过程,反映了唐宋以来中国人开拓海上丝绸之路南海海域部分的商道情况,以及反映了当时中国和海外的频繁交往以及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5万字2018-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