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东方 都市 西方 武侠 架空 科幻 网游 悬疑 古代 幻想 都市 总裁 青春 唯美 文学 经典 经管 生活 婚姻 科普 纪实 亲子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首页

第6章 佐治药言(2)(1 / 3)

摘唤须详慎

[原文]省事之说,大属不易。盖词之讦控多人者,必有讼师主持其事。或以泄忿旁牵,或以左担列证,不堕其术,往往以经承弊脱为词,百计抵塑,甚且含沙射影,妄指幕友关通,启官疑窦。故核稿时必须细加衡量。主人庭讯应问及者,方予传唤,则凡摘释之人,自有确然可删之故。遇有朔无难明白批斥,使讼师不敢肆其嚣张。庶株蔓之风渐息,而无辜不致受累矣。

[译文]"省事"的说法,完全是难于办到的。一般说来,讼词里控告了许多人时,一定有讼师主持那件案子。有的讼师趁机发泄私愤,牵连他人;有的则偏护一方,罗列证据。诡计没有得逞,就在经办人身上找到解脱借口,想出百般花样抵赖。更有甚者,含沙射影,诬蔑同事串通一气,使为官者产生疑窦。所以考核案稿时,一定要细细权衡掂量,主判官在庭堂审讯,需要问及的人,才予以传唤,那么凡是要提审、释放的人,自然有准确无疑的因由。遇到万般刁难的状词,应该毫不迟疑地给于批驳痛斥,使讼师不敢肆意作假骗人,让株蔓的风气逐渐平息,没有罪过的人不致于受到连累。

[点评]此重言申明息事宁人之非易也,然亦视其平日何全。耳。如果品端学优,内外敬信,自能行其所志,无虑逞,刁启疑。

[译文]这一段话再三讲明:平息争端、调解人事确非易事。但"要看平时的表现。如果品格端正,学识优良,对里里外外都恭敬诚恳,自然能实现他的意图,不用担心有人会使猾生疑。

批驳勿率易

[原文]一词到官,不惟具状人盛气望准,凡讼师差房无不乐于有事。一经批驳,群起而谋,抵其隙批语稍未中肯,非增原告之冤即壮被告之胆,图省事而转让事矣。夫人命奸盗及棍徒肆横,原非常有之事。一切口角争斗类皆户婚细故。两造非亲则故,非族则邻,情深累世,衅起一时,本无不解之第摘。其词中要害,酌理准情创切谕道,使弱者意平,强者气沮,自有亲邻调处。与其息于难理之后,费入差房,何如晓于具状之初,谊全姻睦。

[译文]一个讼词到了官府,不只是告状。满怀愤怒,希望依法判决,讼师和差房也因有事可做而高兴。而讼词一旦被批示驳回,所有的人都串通起来,对此吹毛求疵:批语稍微不中肯,不但增加了原告的冤苦,而且使被告壮了胆。希望省事,反而变成多事了。杀人奸淫、偷窃抢劫,本不是常有的事情,一切口角争斗,大都属于近邻或亲家之间的小事情,双方不是亲戚就是老友,不是同族就是邻居,情谊深厚,经过几代人,一时间发生争端,并没有不可解开的仇怨。依次摘取他们讼词中的要害,动之以理,晓之以情,细致地开导,使弱者心平气和,强者怒气消散,自然有亲戚邻居进行调停。与其经过审讯判决后,费心一番而投入大牢,从而使此事平息,还不如在告状之初就进行开导,使双方友情保全,亲家和睦。

[点评]此一条与前之省事,包讼皆反复详言。核批呈调,其难其慎,可见幕客尽心之要事,莫过于此。其所指难处,正秘诀备传最须体玩。

[译文]这一条和前面的"省事"、"息讼",都是反覆细说考核、批示呈上来的告词,其中的艰难和谨慎,可见一斑。作为主判官的助手,尽心尽力的重要处,也就在这儿。即使先生本人,平常竭心尽力的,也是在这里。文中指示批评处,正是传授秘诀,最应细细体会玩味。

核词须认本意

[原文]谚云无谎不成状。每有控近事而先述旧事,引他事以曲证此事者,其实意有专属而讼师率以牵摭为技。万一宾主不分,势且纠厘无已,又有初词止控一事,而续呈渐生枝节,或至反宾为主者,不知所以翦裁,则房差从而滋扰。故省事之法,第一在批示明白。

[译文]俗话说:"无谎不成状",常常有控告最近事情的,却先叙述过去的事,引用别的事情,拐弯抹角以证明想说的事。其实,他的意图只在某一点上,而讼师轻率从事,以牵扯连累为技艺。一旦案子的主线和支脉不分,必然纠缠不已。还有开初的讼词只控告一件事,再交的讼词却渐渐有枝节了,有的甚至将枝节变成主线了,如果不懂得减裁,牢房的差役便从中捣乱。所以省事的方法,第一在于批示要清楚。

人命宜防牵连

[原文]前明徐相国阶柄政时,作家书示子弟尚诫命案不可牵涉,何况寻常百姓?余乡居见命案列证,便举家惶骇,往往见凶犯赤贫,累归词证者。故在馆阅报词,非紧要人证,即属主人当场省释,不命入城。应取保者讯后立追保状,然获闻有官保私押之事。一日不归,则其家一日不宁。如之何勿念至路弊案件,差保无可生发,每将地主牵入。此则真属无辜尤其须属主人禁绝。核稿时更宜字字检点,以防株累。

[译文]从前,明朝的相国徐阶在执掌全国政事时,写家信告诫子弟,涉及到人命案时,不能株连他人,何况寻常百姓呢?我在乡下住时,看见人命案所列证人时,全家都惶恐不安,常见凶犯极度贫穷,却连累到告词的证人。所以在官府里读到禀报的状词,不是关键的证人,就吩咐主判官当场考查释放,不必叫他入城来。某人有嫌疑,需找人保释管制,在外等候审讯的,一旦审讯完毕,立刻追回有关取保的告令。但还是听说有公家已保释而遭人扣押的事。证人一天不回家,家人就一天也放不下心,怎么不担心在路上有可能出大事呢?一件案子,常常将当地的人牵连进来。而他们往往全是无辜的,所以尤其需要吩咐主判官禁止该事发生。考核有关案槁时,更应字字斟酌,以防株连他人。

[点评]每有开列非犯非证之人增之词内者,十九波连,可置勿问。

[译文]常常有人将既没犯罪也不能作证的人添进讼词里,十分之九都是株连无辜,完全应该舍去不问才是。

侵占勿轻查勘

[原文]豪强侵占,律所不容。若世业相承,重加修整;或本非官产,原听民便,往往地棍藉端挟持,需索不遂,即饰词开控。一经准理,必先差查。差查不已,必须勘断,官或不暇遽及,则棍差朋比费已不货。此等借名启讼之人,多非善类,能于呈控时严切批斥,使小人畏法,固为上策。否则催主人速勘严徵,必有阴受其福者矣。

[译文]豪强侵占,是法律所不容的,如果是几代事业相承,又重新加以修整,或者本来不是公家产业,如果听任百姓处之,往往有地痞借故抢拿,勒索不成,就玩弄文词控告对方。一旦批准审理,一定要先调查,调查没结果,就须裁断。官府有时无暇顾及,那些地痞就与差人相勾结,事情还没了结,钱财已不够了。象这类找借口控告之人,多不是好人。如果能在他们呈交告词时严厉批评,使那些小人畏惧法律,才是上策。否则,催促主判官迅速断案,严加惩处被告,必定有暗地里享受其福的人。

勘案宜速结

[原文]事关田房坟墓类,须勘结。官事甚殷,安能日履山泽。且批勘之后,凡遇催词,无可费心。故批勘最易,不知疆界不清每易让成他。故如按图办址,核计鱼鳞弓口券册,明著者或批断或讯断自能折服其心。不得已而批勘,须属主人为之速结,使造葬无稽亦所全,不少至勘有期,势必多人守候,尤万万不宜临期更改。

[译文]涉及到田房、坟墓一类的案子,必须考核、断案。官府里的事非常勤苦,哪能每天在山林河畔行走?况且批示考核以后,凡遇催促断案的告词,没有什么令人费心的。所以批勘最为容易。却不知道田界不清楚,常常容易酿成事故。如果按照地图辨明地址,考核计量券册上明白记载的内容,或批示断案,或讯问断案,自然能使人心服口服。万不得以需要批勘,须托主判官迅速断案,使建房或墓葬没有借口,保全的人也不少。到了出示批勘临近之时,一定有许多人在等候,特别注意,不能临期再更改。

押犯宜勤查

[原文]案有犯证,尚须覆讯者,势不能不暂予羁管。繁剧之处,尤所多有。然羁管之弊,甚于监禁。盖犯归监禁,尚有管狱官时时稽查,羁管则权归差役,差不遂欲则系之秽处,饿之终日,恣为陵虐,无所不至。至有酿成人命,赔累本官者,若贼犯久押则纵分肥,为害更大。此等人犯官难毕记,全在幕友立簿,检察以便,随时办结。即官有代任,幕有替人,亦可免贿脱之患。

[译文]案里的犯人或证人,需要反反覆覆审问的,扣押管制、繁琐过堂之处常常发生。但是,扣押管制之弊超过坐牢。一般说来,犯人到车狱里,尚有狱官时常查询考核;扣押管制,便归差役安排,差役一不顺心如愿,就把犯人捆绑在污秽之地。一天到晚无所顾忌地虐待直到无所不为,甚至发展到酿成人命的结局,还牵连到主判官。如果犯人因偷窃罪而被长久扣押管制,差役便纵容行窃,坐地分红,为害更为严重。这一类犯人,主判官难于全部记得,全在于助手们登于簿子上,考查核实,以便随时办理、断案。即使官有变更,助手换人,也可以免于被认为是受贿而调职。

[点评]押犯中之最无告者,莫如小窃。多因不值详办而纵而害民。且事主不服,事颇难处遂任久羁,往往瘐毙,实非其罪,全在官幕同发慈悲。酌其案之苟可详办者,迅速跨结,以脱其命。否则因地制宜,设法全活,功德无量。

茹古香尚书(上芬下木)之封翁三桥先生为县令时,设自新所,专羁鼠窃盗匪捐廉。按名日给口量,一升,盐菜钱三文。以典史总其事。而先生犹不时自察,十余年如一日也。初甚众,后多知自悔,乞怜其亲邻,服罪于事主,联环具保,复为良民者,不可胜计。而所中寥寥矣。先生之善政极多,此其小小一端,附记于此,以备采择。

[译文]在押犯里,最没控告必要的,就是小偷。大都不值得细细办理,而放任不管,又为害百姓。况且被害人不服,事情非常难办。于是长久扣押管制,往往积病无已。其实犯人罪不该死。全靠主判官和助手都发善心,斟酌那些需要细细办理的案子,很快断案,从而解脱其性命。若不这样做,还可考虑个万全之策,保全其性命,就属功德无量了。

一位名叫封三桥的老先生当县官时,设置"自新所",专门扣押管制像老鼠一样的小偷小摸、地痞无赖和丧失礼义廉耻的人,按名每天供给口粮一升,盐菜钱三文,派典吏负责具体事务,先生也不时去看一看。十余年如一日。开初,自新所里人很多,后来大多数都知道悔过自新,向亲戚邻居请示同情,向受害者服罪。反覆辗转,常被保释而最终成为良民者,数也数不清。后来,"自新所"里人已很少了。先生善于从政之处很多,这只是其中小小的一件,附带记在这里,以供采用选择。

勿轻易签差

[原文]讼一签差,两造不能无费,即彼此相安息销,亦且不易。余向佐主人为治,惟必讯之案,方签差传唤。其余细事多批族亲查理,或久而不覆,经承禀请,差催从不允行,亦不转票。盖事可寝搁,必其气已平,因而置之,有益无损。加以差催转多挑拨矣。且族亲纵有袒护,终有敢尽没其真。役则惟利是视,更不可信也。

[译文]办理一件案子,一旦派差役去抓人,原告和被告双方都会劳苦疲惫一番。如果双方怒气平息,和睦相处,也是好不容易的事。从前我给主判官作助手办案时,只有那些一定要审讯的案子,才派人叫犯人来。其余细小事情,大多指示给有关家族亲人办理。有时很久都没有回音,经承、差役都请求催促,我还是不允许他们前去。也不传票。大概这事儿被同族亲属搁置起来,因为双方怒气已消,所以干脆把这案子放在一边,也是有益无害的。如果没事找事,叫差役去催促,反而有很多挑拨离间的后果。况且,同族亲属即使有偏袒之处,最终不敢完全掩盖事实真相,差役前去,两眼盯在好处上,更不值得信任了。

宜随机杜弊

[原文]地方风气以官为转移。地棍揣摩,即视官为迎合。官有善政,未始不资若辈。历阶如官徽赌博则棍首局诱。官治小钱,则棍讦挽和。官清水利,则棍控侵占;官严斗殴,则棍饰伪伤;官禁锢婢,则棍告侵占;官细则棍讼业横。如此之类,悉数难终。大概有一利必有一弊,甚且利少而弊多。全在幕友因利察弊,力究冤诬,固不可因噎废食,断不宜乘风纵火,使棍好可戢。官法可行,则平民自安无事之福矣。

[译文]地方的风气,是以为官者的举动为转移的。地痞无赖揣摩思量,看着为官者的举动,加以迎合。当官的人有令人称道的政绩,开初还得力于这帮人呢。比如为官者整治赌博,地痞就来自首赌局骗技;为官者整治小偷,地痞也控告搅和;为官者整治水利,地痞就控告侵占田地现象;为官者狠抓斗殴,地痞就扮演一些误伤;为官者禁止扣押婢女,地痞就控告有关凌辱事件;为官者安抚贫困佃农,地痞就控告强权蛮横之事。像这样的事情,说也说不完。一般说来,有一件好处,就伴有一件弊端,甚至弊大于利。全靠助手们推动有利的方面,省察不利之处,努力追究诬陷、冤枉的地方,切不可因噎废食,也千万不要乘风纵火,使地痞奸贼收敛,使官府的法律可行,那么老百姓就可享受平安无事的福禄了。

[点评]官幕兴利除弊,固不易言。而因利察弊,每亦难处。惟就事理事,平明迅速,地方自有起色。

[译文]官府幕僚兴办好事,根除邪恶弊端,固然不是容易的,而维护好的方面,省察其中的害人之处,常常是难办的。就某一件事,好好地办理,公平明晰,快速,地方的风气自然有起色。

草供求可全信

[原文]罪从供定,犯供最关紧要。然五听之法,辞止一端。且录供之吏,难保一无上下其手之弊。据供定罪,尚恐未真。余在幕中,凡犯应徒罪以上者,主人庭讯时,必干堂后凝神细听。供稍勉强,即属主人覆讯,常戒主人不得性急,用刑往往有讯至四五次及七八次者。疑必属讯,不顾主人畏难,每讯必听。余亦不敢惮烦也。往岁王午八月,馆平湖令刘君冰齐署。会孝丰事主,行舟被劫,通详缉捕,封篆后余还里度岁,而邑有回籍逃军曰盛大者,以纠匪抢夺被获。讯为劫案正盗。冰齐迈余至馆,检阅草供。凡起意纠伙上盗,伤主劫脏,表分各条,无不毕具,居然盗也。且已起有蓝布棉被经事主认确矣。当晚属冰齐覆勘,余从堂后听之,一一输供,无惧色。顾供出犯口,熟滑如背书。然且首伙八人,无一语参差者,心窃疑之。次晚复属冰齐故为增减案情,隔别再讯,则或认,或不认,八人者各各歧异。至有号呼诉枉者。遂止不讯而令库书典税书依事主所认布被颜色新旧借购二十余条。余私为记别,亲以事主原认之被属齐冰齐当堂给认,竟懵无辨识。于是提犯研鞫,佥不承认。细请其故,盖盛大到官之初,自意逃军犯抢,更无生理,故讯及劫案,信口妄承。而其徒皆附和之。实则被为己物,裁制有人即其本罪亦不至于死也,遂脱之。越二年,冰齐保举知府引见,而此案正盗由元和发觉,起脏生认。冰齐回任,赴苏会审定案。初,余欲脱盛大时,阖署晔然,谓余枉法曲纵,不顾主人考成。余闻之,辞冰齐,冰齐勿听。余田:"必欲余留止者,非脱盛大不可。且失脏甚多,而以一疑似之被骈戮数人,非惟吾不忍以子孙易一馆,为君计,亦恐有他目累也"。然短余者犹窃窃然私议不止,幸冰齐不为动,至是冰齐语余曰:"橐力脱盛大,君何神耶?"余田:"君不当抵罪,吾不当绝嗣耳。"盖余自此,益不敢以草供为据矣。

[译文]给犯人定罪,是根据供词。所以犯人的供词最为重要。但五种办案方法里,言词只是一种,况且记录供词的吏役,难免有做手脚的弊端。根据供词定罪,惟恐不合事实原委。我在当助手时,凡遇到应定为服劳役罪以上的犯人,每当主判官在庭堂审讯时,我一定在庭堂后面聚精会神细细听。供词稍有牵强不畅之处,就嘱托主判官反覆审讯,并告诫主判官不能性急用刑。因此往往审讯四五次及七八次的。前些年,即王午八月,我住在平湖县令刘冰斋先生府上,恰遇孝丰一受害人航船时被劫,到处通缉捉拿。年终官府封印休息后,我回到故乡过年。同乡中有个名叫盛大的逃兵跑回家来,因纠集土匪抢劫被抓获,审讯为抢劫案的强盗。冰斋把我迎接到官府里,考察初次口供,包括起心纠集伙伴、无端伤害别人、抢劫财物、按份分赃,每一条都具备,严如大盗。并且已经有一件蓝布棉被,经受害人辨认,亦确凿无疑。当天晚上,我嘱托冰斋再考查审讯,我在后堂听,他们都一一招供,没有恐惧的表情。考虑到犯人口里的供词那么熟练顺畅,如同背书;而头儿和喽罗八人没有一句话不相吻合,我心里遂暗暗怀疑起来。第二天晚上,又嘱托冰斋故意将案情进行增减,隔离犯人再行审讯,便有人认罪,有人否认,八个人中,言语分歧很大,甚至有大呼冤枉者。于是便停止审讯,叫库房里掌管财务的人依照受害人所认领的棉布被盖的颜色,或新或旧共购得二十余床,我暗地作了记号,把受害人的被子也放在里面,叫冰斋当场叫他们认辨,竟然都认不出来。我便提审犯人,全不承认。详问其中的缘故,原来是盛大被抓到官府之初,自己思量逃出军队,又犯抢劫,没有活命的理由了,所以审讯到抢劫案时,信口开河给以承认,他的喽罗们也附和。其实被子是自己的东西制作的,有的人即便犯上这种抢劫,也不至于定死罪呀,便放了他们。两年之后,冰斋被推举受到知府引见,而这件案子的真正犯人是由元和发觉的,赃物拿出,受害人也前来认领了。冰斋回到官府,又奔赴江苏会审案子。并初我想为盛大开脱时,全衙门的人都哗然,说我不顾国法,委曲纵容,不顾主判官的考核结果。我听了后,问冰斋,冰斋也不同意。我说:"一定要我留下来,就必须解脱减轻盛大的罪过。况且丢失了东西很多,却因一条可疑和相似的棉被,就要杀好几个人,不只是我要为我的后代考虑不愿丢掉现在的位置,为您考虑一下,真担忧你今后要受到拖累。"但批评我的人还在窃窃私语,幸好冰斋不改初衷。真相大白后,冰斋向我说:"先前竭尽全力为盛大开脱,你怎么料事如神啊?"我说:"您不当抵罪,我不应绝后啊。"从这以后,我更不敢把初次供词作为给犯人定罪的凭据了。

[点评]幕客能学先生之用心如此。此,则主人自然敬勉不敢畏难。

或疑此书专言幕道,与官无涉,不知。官幕上。同船合命,幕能省事求生,官自同受其福。观此二语,可悟为官者弗以幕之详慎为自私也。

[译文]幕客能学到先生的良苦用心,达到这样的地步,那么主判官自然恭敬勤勉,不敢畏惧困难。

有的人认为这本书专门讲当助手的方法,跟主判官无关系,不知道为官者和助手像是在同一条船上,命运相连。"助手善于考核省察事理,糊口养家,为官者自然共同享受福禄。"从这两句话可以悟出一点,为官者不要把助手的细心谨慎当成是自私的举动。

上台驳批应细细领会

[原文]初报宜慎,前已言之。或奉上台驳诘,尤须详绎。盖驳诘不一,有意在轻宥,而驳故从重者;有意在正犯,而驳及余证者。非虚心体会,易致歧误。至案可完结,而碎琐推敲,万勿稍生烦厌,付以轻心。若主人所持甚正,与上台意见参差,必当委曲措词,以伸主人之意,断不可游移迁就。使情罪不符,亦慎毋使气矜才,致上下触忤。

[译文]初次上报案情,应该谨慎,前面已经谈到了。还有一事,在受到上级的批驳诘问时,特别需要详细领会。一般说来,反驳的方法不同,有意要从轻处理,却从重罚角度进行反驳,有的用意在主犯上,却从证人方面驳诘,如果不虚心领会,就容易导致误会。到了案子完结时,应该再作细细推敲,千万不要渐生烦燥厌恶情绪,轻率地从事。如果主判官的观点非常正确,与上级的意见不一致,应当委婉用词,伸张主判官的想法,千万不要犹豫迁就,使案情和判决不相符合。也要注意:不能有意舞弄才气,使上下关系有许多不和谐之处。

相关小说

有求必应 经典 / 连载
有求必应
彼得·梅尔
有求必应》的故事是从主人公班尼特在《国际论坛先驱报》上为了生计而刊登的求职广告开始的。 这则广告,引来了尽管很有钱但却想要逃避税收的居里安。 在法国美食以及居里安言语循循的诱导和小小的威胁下,班尼特接受了这份工作。 有钱可花,有佳肴可享,如此轻松的生活口味,为什么不接受?! 就在班尼特入住居里安在摩纳哥的公寓,约来了旧情人素西打算共度良宵时,故事出现了转机。 一只班尼特接收需转交给居里安的重要黑
0万字2019-02-01
水浒全传 经典 / 全本
水浒全传
施耐庵,罗贯中
全书以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为主要题材,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悲壮画卷。
93万字2020-08-15
十日谈 经典 / 连载
十日谈
薄伽丘
书中讲述的,是在1384年,某城市瘟疫流行,10名男女在村中的一所别墅里避难。他们游玩欢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10天讲了百个故事,这些故事多种多样,批判教会,嘲弄教传授的罪恶,谴责禁欲主义,深刻暴露了和斥责了封建贵族的堕落和腐败,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3万字2019-01-07
ʫƷ 经典 / 全本
ʫƷ
【梁】锺嵘
选用近人古直笺注本为底本,由《诗品》研究专家曹旭先生整理,并附以导读和集评。古直笺之考订辨别或妙解阐发等有诸多精义,刊行后大受好评,其疏漏失误之处则由整理者在导读或按语中加以辨明。出于补正,书末附录整理者之《诗品》校正本,这是八十年来几代研究者校勘成果的总汇,供读者在阅读和征引时加以利用。
1万字2020-07-15
复乐园 经典 / 连载
复乐园
约翰·弥尔顿
该书是英国著名诗人、政治活动家弥尔顿继长篇圣经题材诗《失乐园》之后的又一力作,也可说是《失乐园》的续篇。
5万字2019-03-29
奥林匹斯的春天: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经典 / 连载
奥林匹斯的春天: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瑞士)施皮特莱尔著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
15万字2019-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