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14、退避三舍(1 / 2)

晋文公在国内兴利除弊,在一班贤臣的辅佐下,晋国日渐强大起来,便图谋向中原拓展。这时候,齐国已衰落,南边的楚国强大起来,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都成了楚国的势力范围,楚成王还不断将自己的势力向北渗透。这么一来,晋、楚两国的矛盾和冲突逐渐凸显。 周襄王十八年(公元前六三四年),楚国借宋国投靠晋国为名,发兵攻宋。宋成公派使到晋国求救,晋文公召集群臣商量对策。大将军先轸说:"现在能与晋国抗衡的只有楚国,主公想实现霸业,就一定要战胜楚国。"狐偃等人也同意先轸的意见,还说:"楚国不久前把曹国拉过去;又与卫国结成亲家,他们三国现在正是关系最好的时候,曹、卫两国在主公落难时闭门不纳,甚是无礼。我们正好可以借此为名出兵去攻打这两个国家,楚国一定会相救,这么一来宋国的围就能解了,我们仇也报了,岂非一举两得吗?"这个办法得到大家的赞同,晋文公决意出兵。

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六三二年),晋国出兵攻打曹国、卫国。晋国人多势众,军法严明,没几天就攻下了这两个小国,可是宋国那边并未解围。晋文公感到十分难办,他和先轸说:"若不援救宋国,他势必和我们一刀两断;若去救他,难免又是一场恶战。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末必就能打败楚国,最好能联合齐、秦两国一同攻楚。只是齐国、秦国素来与楚国无隙,怎样才能使他们帮我们呢?”先轸说: "这又何难?让宋国拿出贵重礼物贿赂齐国、秦国,由他们说情让楚国退兵。如果楚国不同意退兵,两国君主就会认为不给他们面子。那时我们联合他们去攻楚国,岂不是水到渠成了。"

过了几天,齐、秦两国的使者正在楚国大将军成得臣面前帮宋国说情。只见有人来报告说宋国仗着晋国的势力,侵占了曹国、卫国的土地。成得臣大怒之下说道:"宋国表面上要求讲和,却攻占我们的保护国,眼里哪有楚国?这是讲和的样子吗?”齐、秦两国使节弄了个没趣,悻悻离去。晋文公早就派人等候在半路上,把两位使臣请至晋军大营之中,摆宴款待,向他们说:·"楚国将领真狂妄呀,当面羞辱二位。我们马上就要对楚开战,望你们两国多多协助。"两位使臣立即同意。

晋国、齐国、秦国联盟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楚国那里,楚成王感到军力有些单薄,就派人通知成得臣退军,并和他说:"晋侯在外奔走多年,现在有六十多岁了,极有经验,我们末必斗得过,不如尽快收兵吧。"成得臣回答说:"攻下宋国只不过是早晚的事了,现在放弃太可惜。请主公再给我几天时间, 战胜了宋国就班师回朝。"

成得臣为早点儿取胜,加强了攻势。宋国军民知道晋国正在帮助宋国抗楚,便坚定了反抗意志,更加拼命抵抗,楚军暂时也攻不进城去。这时晋文公再次设计使曹国、卫国写信与楚国断交,并将成得臣的使者扣下。这一下把个火爆脾气的成得臣气得七窍生烟,命三军立即解除对宋国的包围转而全力围攻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