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序言 老宅不老(1 / 1)

翁小绵

丽萍打来电话说,她的《屋宇春秋》将更名为《山西老宅院》再版,希望我写上几句话。记得《屋宇春秋》刚出版时,她曾送给我一本,主要章节我都仔细看了,倒不是要研究山西的老宅院,而是因为那时还在新闻单位工作,兄弟报社来往比较多,断不了要陪他们到山西的一些大院看看,需要增加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当时就觉得这本书不仅学术性强,知识丰富,而且具有令人愉悦的可读性。现在,这本书能够再版,非常替她高兴。

丽萍女士是我大学的同学。毕业这么多年来,她在中国近代史和山西地方史的研究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并取得了令人钦慕的成果。已经出版了几种有价值的学术专著,主编了《山西抗战口述史》《大寨口述史》《百年山西》(历史文化丛书)等多部有影响的著作,同时还有不少史学论文、散文和随笔问世。《屋宇春秋》的再版,对丽萍来说是一件喜事,是对她所付出心血的回报,同时也说明这部书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大家乐意来看,乐意来买。这在现在这个浮躁之风盛行的社会是非常不容易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对山西地方文化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同样可喜可贺。

《山西老宅院》在第一版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改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删减了大约一万多字,较以前更精炼:二是增加了一批实物图片,图文并茂,好读好看:三是在版式上作了调整,装帧更加考究。老宅之珍贵,除了历史文化的价值之外,还在于其不可再生。据载,目前散落于全省各地的有四五百年历史的老宅院尚有几十处,专家们将这些老宅院称之为“华夏民族北方民居建筑的经典之作”。这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这些明清老宅向我们述说了几百年前山西的经济发展形态以及人们的生活习俗、处世态度、人品素养、审美情趣、建筑水平等等丰富的内容,是我们山西近五百年来历史文化的一种记忆,更是我们山西深厚文化底蕴的根脉之一。正如书中所言,每一座宅第都是“人类永远化解不了的文化情结”“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勤劳与智慧的结晶,闪耀着历史的既往与时代段落的文明之光。”

山西是个文化大省,目前,全省上下正下大力气建设文化强省,这就离不开对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就离不开每一位三晋儿女为之添砖加瓦,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倾注自己的一份热情。《山西老宅院》就是一本添砖加瓦的书,每读一篇都如同走进一座高墙峻宇,在领略其精美、宏大、古老的同时,给人颇多的感受、认识和慨叹,亦可窥见作者研究之深,以及对三晋文化遗产的钟情,对山西这片厚土的热爱。如果说山西的这些明清老宅能使今天和昨天、当代和历史得到连接,那么,我觉得丽萍女士的这本书则可以视为一座桥梁。

《山西老宅院》所写的虽是明清老宅,但对时下仍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它一方面让我们领略到历史的深邃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一方面让我们得以借鉴并思考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总之一句话,“老宅”并不老,“老宅”承载着春秋,值得我们永远去重温,去绵长细致地品味。

2010年10月

(作者为山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