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东方 都市 西方 武侠 架空 科幻 网游 悬疑 古代 幻想 都市 总裁 青春 唯美 文学 经典 经管 生活 婚姻 科普 纪实 亲子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首页

41. 郭守敬钻研求索(1 / 1)

郭守敬(1231~1316)字若思,河北邢台人。他是元代杰出的科学家,在中国乃至世界科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郭守敬从小学习刻苦,遇事善于思索,并勤于实践。在他十五六岁时,郭守敬得到了一份古人用仪器观测到的日月星辰景象的“璇玑图”,他不但认真地阅读了这份图,还动手用竹篾制造了一台浑天仪,修了一个安放这个浑天仪的土台,直接观测天空星辰的位置。

后来,郭守敬以其才学得到了重用,负责仪器制造和天文观测。首先,他和王恂等人亲自主持了编订新历的工作。经过多年辛勤努力,1280年,新历告成,被定名为“授时历”,并于次年正式颁行。这部历法,反映了当时我国天文历法的新水平。它有不少革新创造,例如,定一回归年为365.2425日,比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时间,仅差26秒,和现代世界通用的公历完全相同。

郭守敬与工匠配合,研制成了十多种天文仪器,其中有许多仪器在当时都是居世界领先地位的。

圭表测影技术,在当时有了明显的进步。自北宋起,制造的浑仪特别多,为了测量各种不同坐标值的需要,浑仪上增设了越来越多的环,除了固定的装置,地平、子午、天常等环外,还有能够旋转的环,白道、赤道、黄道环等。八九个圆环遮掩了很大的天区,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北宋的沈括取消了白道圈。郭守敬在沈括的基础上,又取消了黄道圈,并创造性地设计和制造了著名的简仪。简仪保留了四游、百刻、赤道、地平四环,增加了立运环。这样,除了北天极附近的天区外,对绝大部分天区一览无余。郭守敬在窥衡两端圆孔中央各置一线,提高了观测的准确性。在赤道环面上安装了两条界衡,界衡两端用细线极轴与北端连接。这样测量的精确度又大大提高了。郭守敬还在赤道装置上放置一个候极仪,可以随时校正赤道装置。他又将一个固定的地平环和一个直立可转的立运环以及窥衡构成的一个地平装置,一个独立的地平经纬仪结构就出现了,能同时测量地平经度和高度,当时称之为“立运仪”。

郭守敬是一位天文仪器设计制造家。除了上述的圭表、简仪、立运仪以外,著名的还有用于观测太阳位置的仰仪以及七宝灯漏、星晷定时仪、水运浑象、日月食仪、玲珑仪等。郭守敬的杰出创造,把我国古代天文仪器的制造推到了一个新高峰。

郭守敬还是一位著名的天文观测家,除了对恒星位置进行观测外,他还组织了一次空前规模的测地工作,在北京、太原、成都、雷州等二十七处设立了观测所,测量当地纬度,每隔十度设一观测台,测量夏至日日影长度和昼夜长短,观测站数比唐代多了一倍,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于一系列天文常数也都进行了测量,取得了重要成果。

郭守敬还是一位政绩卓著的水利工程专家。他曾主持了若干重要的水利工程,如修复唐来、汉延等渠,增辟大都水源,修浚通惠运河等。其中唐来渠、汉延渠等都在黄河上游,其溉田九万多顷,对西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他在渠口设滚水坝,又设若干退水闸,这是一套比较完善的闸坝设计方式。郭守敬还在大都西北设计修筑了长三十公里的白浮堰,解决了通惠河的水源问题,并修建闸门和斗门若干座以维持通惠河的水位,保证了来往船只的通航。通惠河的开凿成功,是北京城市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他的水利工程设计都是以他自己的实际地理勘测资料为基础的,他曾对今河南、山东一带黄河附近几百里的区域进行过细致的地形测量,绘制了多幅地图,并亲自上溯黄河,考察河源。他还发明了以海平面为标准来比较大都和汴梁地行高下之差的方法。这就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概念——“海拔”的始创。

简评:

元朝后期,政权迅速腐朽,在这种情况下,郭守敬的创造活动自然也受到极大的限制。可以设想,如果他晚年能够有较好的社会政治条件,郭守敬必然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相关小说

公共政策研究导论 科普 / 全本
公共政策研究导论
黄维民,冯振东
28万字2018-12-22
易经与人生的大智慧 科普 / 全本
易经与人生的大智慧
孙三宝
本书作者从易经的每一卦中挖掘出来若干感悟,阐述了64个实用而精妙的人生大智慧,让读者在解读易经的同时,走向人生的成功。
21万字2018-12-20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自然灾害 科普 / 全本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自然灾害
÷õ
本书由作者梅玫编著的《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自然灾害》。
15万字2020-07-15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德国社会民主党 科普 / 连载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德国社会民主党
曹长盛主编
23万字2019-01-04
中国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科普 / 连载
中国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朱启臻
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近些年来受到学术界和实践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成为中国农业应对加入WTO挑战的重要措施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1999年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正式立项,把“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战略与模式研究”列为研究项目。本书从乡村建设运动开始,纵向考察了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及其经验教训,同时横向考察了近些年各地对农民职业技术教育
24万字2019-01-04
华光礁Ⅰ号沉船遗珍 科普 / 连载
华光礁Ⅰ号沉船遗珍
山西博物院,海南省博物馆编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西沙华光礁1号沉船出土的文物以及出土的过程,反映了唐宋以来中国人开拓海上丝绸之路南海海域部分的商道情况,以及反映了当时中国和海外的频繁交往以及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5万字2018-12-22